雙減之后,江蘇一私立學校終止辦學!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頁。方法打開本網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雙減政策出臺之后,很多家長是拍手稱快的,畢竟壓力確實小了很多。

可是也有相應的問題隨之而來,私立學校該何去何從呢?

近日,江蘇宿遷洋河中加學校對外發(fā)布通知,通知指出,關于洋河中加學校小學部停止辦學的消息給家長朋友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為了讓大家全面真實地了解有關信息,學校將于8月21日召開家長會,通報相關情況,妥善解決后續(xù)問題。

8月22日,宿遷市洋河新區(qū)社會事業(yè)局發(fā)布公告稱,洋河中加學校停辦引發(fā)了廣大家長關注,我單位已經牽頭介入,解決好家長們的退費和就讀問題。

從這兩個公告綜合來看,中加學校停辦已經是沒有疑問了。只不過人們更加關注的是這些學生該怎么辦?難道真的到了無??缮系牡夭絾??

1

私立學校走向末路?

明明有免費的公立學校可以上,為什么那么多家長愿意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呢?

我們以洋河中加學校為例,最主要可以解決家長的放心問題。一是對學校的教學質量放心;二是對孩子的安全問題放心。

據了解,洋河中加學校隸屬于中加集團。早在1997年,集團就在北京開了第一家中加學校。為什么叫做中加學校呢?這是因為這個學校是中國和加拿大聯手打造的教育項目,也是當時國內第一家中外合作辦的基礎性學科學校。

23年來,中加集團已經開了至少28所學校,而宿遷洋河中加學校就是第28所學校,2018年開始奠基動工,2020年9月份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

學校占地面積150畝左右,總建筑面積為11萬平方米,學生規(guī)模為3000人左右。學校采用小班教學模式,幼兒園每班不超過25人,小學不超過30人。學校所有老師都是本科及以上學歷,中學部老師有50%以上都是研究生學歷。

學校除了教國內常見的教材外,還有加拿大英語、社會學、信息技術、英文寫作、環(huán)境科學等特色課程。

學校具有室內游泳館、籃球館,運動設施一應俱全。

說一點不好聽的,中加學校在宿遷可以從多個領域對同行形成降維打擊,甚至有不少家長把中加學校當成是宿遷當地最好的學校,因此不少家長咬著牙也愿意把孩子送進去讀書。

我還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一些幫孩子交完學費的家長自嘲“我也成了顧佳”。

如果不是雙減政策,類似于中加集團這樣的國際教育集團完全是可以越做越大的。先不說教學效果,僅僅它的資歷以及學校環(huán)境就會讓不少人羨慕。由于現在的家長對教育越來越重視,這類學校招生規(guī)模也會越來越大,最終會對公立學校形成虹吸效應,教育資源也會越來越不平衡。

2

私立轉公立已成趨勢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私立學校徹底廢掉,學生怎么辦?這么好的學校不要了?

大家不用過于擔心,據說洋河中加學校正在轉型為公辦學校(有待驗證),學生也會得到應有的安置。換句話說,原本要交的學費反而不用交了,不過教學內容可能會有變動。

前不久,河南周口一高中整體捐給了國家,由私立學校正式轉型為公立學校。

毫無疑問,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私立轉公立已經成為趨勢,這是大趨勢所致。

其實仔細思考下來,無論是培訓班還是私立學校,它們都憑借著資本的優(yōu)勢讓教育資源發(fā)生了巨大傾斜,這加劇了教育的不公平性。

而當前,我們國家的目標是什么呢?

共同富裕,國內知名經濟學家姚洋表示,要想實現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教育實現了公平,我們才更容易實現共同富裕。

那么問題來了,教育這門生意結束了嗎?

遠遠沒有,也許關于孩子們的學科類培訓走向了末路,但是素質教育照樣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學校是很難全面普及素質教育的。除此以外,我們可以轉型做成人職業(yè)教育市場,只要你能幫助其他人收入增長,幾萬元的學費并不是問題。而職場中的“打工人”數量至少在4億人,一年1萬元的學習支出,這就是4萬億的教育市場。

不過還是要切入比較好的職業(yè)教育市場,否則很容易過時。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147321026008843

作者:胡華成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