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締校外補習機構,所有孩子就在同一起跑線了嗎?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頁。方法打開本網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不斷有人建議取締校外補習

我曾看到過很多家長建議:完全取締校外補習機構,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其實我覺得“快樂的童年” 這個表述不太好,因為在現(xiàn)在這個大家普遍反感“快樂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容易讓人誤解為:只玩不學,你一個學生沒有做好本職。

雖然,快樂教育本身,其實并不是這個意思,但在互聯(lián)網時代,多數(shù)人不愿意去深究其背后含義,一般都選擇只看字面意思。

所以,我覺得換一個說法能好點,比如:美好的童年,或者自由的童年。

就是說,不能讓校外補習占據(jù)了孩子的全部時間,學和玩都會有,也都應該有,只是在不同的階段,所占比重不同而已。

說回主題,兩會上也有代表建議取締校外補習機構,南都還專門為此做了個專題,說明這個話題還挺熱。

正反兩面

提出取締補習機構的,更多的還是不滿情緒的宣泄。究其主要原因,還是現(xiàn)在補習班太普遍,參與補習的孩子太多了。

隨著出生人口的不斷下降,適齡的孩子是越來越少的,但是最近幾年,幾家上市的教育培訓公司,市值一直在蹭蹭上漲的,因為它們挖掘了更多孩子來補習。

也就是說,更多沒有參加補習的孩子,現(xiàn)在加入了,以前已經加入的,上了更多的補習班。

很多家長之所以想取締,是因為“錢包被掏空”,生孩子難,養(yǎng)孩子更難,有不少人就說,上補習班就是養(yǎng)孩子的一大難,足以勸退不少想生的年輕人。

反對取締的人認為,取消了會讓有錢人更占優(yōu)勢,因為人家可以把家教請到家里來1對1,而很多普通人上不起了。

其實,我覺得這種說法非常扯,人家“有錢人”現(xiàn)在也請到家里1對1著呢,你一純屌絲,非要和人家前10%的有錢人硬剛,是不是太高估自己了?

實際上,現(xiàn)有的補習體系,已經把有一些錢的人,和缺一些錢的人,拉開了差距。

在南都觀察的那個專題里,他們以韓國舉例。

韓國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有80%參加了課外補習,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只有36%,中等收入家庭孩子的補習費用支出,是低收入家庭孩子的4倍。

這一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反映在大學錄取率上,韓國中上階層家庭有17%的孩子可以進入頂尖大學,這個數(shù)字在較低階層里,只有6%。

不用說極少數(shù)金字塔尖的那些家庭,搞一些私教、1對1之類的,就是金字塔中部、底部的家庭,也因為財力的多寡,參與了不同程度的補習,從而拉開了差距。

也就是說,校外補習機構的存在,本身就是在加大不同經濟條件家庭的差距。

這個道理也很好理解,補習機構又不搞慈善,他們是要盈利的,那么家長有錢沒錢,錢多錢少,能得到的補習質量,肯定是不一樣的。

相同條件下,燒錢越多,孩子成績就可能越高,這也是“教育軍備競賽”說法的由來。

完全取締不現(xiàn)實,任由其野蠻生長也不妥,怎么辦?

措施

我們最近在做的,就有很多。

比如,整頓、規(guī)范校外補習機構,限制晚上的培訓時間(這個舉措韓國也有,就是避免上課太晚,熬夜影響孩子健康)等等。

我覺得最核心的,還是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和時間,這一點已經在做了。

我一貫的觀點就是,校內教得多一些,參與校外培訓的動力就會少一些。

但是,校外培訓也少不了,至少給學生、家長提供了個性化的東西。即使沒有升學壓力,每個人想學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

學校保證基礎,校外作為補充,這是個比較正常、健康的模式。

對于那些羨慕別的“有錢人”能1對1的,還有吹毛求疵說怎么都沒法公平的,你們需要知道一點,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

有人天生聰明,有人反應稍微慢點,有人長得漂亮帥氣,有人相貌抱歉,有人出生在大城市,有人稍微偏遠一些,這些都是會影響一個孩子的先天條件。

你強行要把所有人拉到一起,談絕對公平,怎么可能?誰都給不了你。

在自己現(xiàn)有的條件下,做到最好,就足夠了。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981483174165885

作者:超人爸爸說教育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