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了取締校外培訓的推演,結果有些意外,但我不贊同他的結論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頁。方法打開本網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推演
這幾天,有關于校外培訓的討論比較火。
也出現了很難得一見的場景,雙方觀點比較對立,而且都認為自己這一方有理,對方的邏輯存在問題。
看了一個別人轉發(fā)的圖,覺得比較有代表性,可以拿來說一說。
就是下圖,圖中做了一個假設,兩個家庭,一個3點下課,然后一直瘋玩,想上培訓班也沒有,因為被關了,另一個一直在家一對一補課。
后來補課的上了清華,沒補課的去了技校,然后發(fā)現提議關培訓班的是上清華的那家。
這種假設特別容易讓人害怕,害怕自己就是那個“不上培訓班、最后去技?!钡?,這也是校外培訓機構一直以來的伎倆:販賣焦慮。
這個假設漏洞太多了,多得都數不過來,隨便說幾個吧。
漏洞
1.三點下課就瘋玩?
下課了不能自己學習,不能寫作業(yè),不能復習功課,不能讀書看報,不能發(fā)掘自己的興趣,就只能玩,而且還必須是“瘋玩”,這個假設需要多偏執(zhí)?
2.上培訓班(包括一對一)就一定能提高成績?
如果一定能,那在學校上學也一定能提高成績。機構的人一直在給你預設前提:不上培訓班你就完蛋了,你比別人上得少你也完蛋了,只有上了培訓班你才能提高成績。
這種假設是對的嗎?
3.上了培訓班就能去清華,不上培訓班就只能去技校?
培訓班有這么神?那么多上培訓班的,有幾個去清華了?
實際的情況是,能上清華、北大等頭部985的學生,都是本身智商就高人一截的,學校也好、培訓班也好,起的作用都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人家本人牛。
之前在網上也見過類似的問題:為什么很多父母不承認孩子的學習天賦,只強調努力和方法?
大家有沒有那種無力感,就是你每天起早貪黑學習、刷題,同桌上課根本不聽還上了清華北大。
但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培訓班就會一直不停地給你說,上了我們的培訓班才能如何如何。
4.提出關培訓班的,都是學霸的爸爸。
這個假設就把別人看得太小了,學霸根本不怕你上不上培訓班好嗎,事實上,你做任何事人家都不在乎,因為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是人家的競爭對手,人家的對手只是那一小撮人,別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本質
拋開天賦最牛和最差的那些學生,處在中間位置、資質普通的學生才是大頭,對他們來說,不管是上培訓班,還是刷題訓練,熟練度不一樣了,還是會影響成績的。
另外,對于更多普通學生來說,講課老師好點、差點,區(qū)別也不小。
于是,有人發(fā)現了這是個生財之道,開始高價從公立學校挖老師,把好老師都聚在自己這里,民辦學校、校外培訓機構都是這么發(fā)展起來的。
時間一長,好老師扎堆了,你想要好成績,就只能去他那了,當然,代價也變得昂貴,要不民辦學校、校外培訓機構老師那么高的薪水,都從哪里來的?還不是從眾多家長口袋里掏出來的。
公立學校這么多年構建的體系就被破壞了,很多學生只能去民辦、去校外培訓機構找補,成本也自然而然地水漲船高了。
同時,很多孩子必須從小就參與“教育軍備競賽”,早早地把課補起來,不補你就競爭不過別人。
別說什么高考了,中考,小升初的時候,就早早被人刷掉,因為教育資源過于集中,如果你不能進入排名前幾的好學校,后面基本機會不大了。
所以,盡管國家提供了9年義務教育,基本不怎么花錢,但由于民辦學校、校外培訓機構的崛起,這些課外的花費,是校內花費的十倍、幾十倍,大家都不堪重負。
這對國家、社會造成的傷害是,誰砸得起更多培訓、誰起步更早誰占優(yōu)勢,通俗點說就是誰錢多誰牛逼。家里沒錢的、錢少的,孩子再有天賦,因為砸培訓砸不過人家,在小學可能就被刷掉了,后面哪還有機會。
好在,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要照顧更多人的利益,不能任由資本當道。
所以,大家看到了一系列的政策,就是要打掉一些人對于好學校的固定預期。
買了所謂的學區(qū)房,因為多校劃片,也不一定去哪個學校;小升初搖號,也是不拼成績,消除掉靠補習和超前學取得的競爭優(yōu)勢,等等。
包括限制民辦學校,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最終目的,都是要擠掉家庭環(huán)境、經濟條件的加成,讓學生在一個盡可能公平的環(huán)境里,拼天賦。
這種情況下,受損最大的就是中產,尤其是有點錢的中產,他們最希望的就是通過教育軍備競賽,把后面想上來的人甩下車,維系住自己的地位。
這種做法以前一直玩得挺溜,將來怕是不行了。
現在的多數中產能有今天的地位,得益于國家給底層保留的上升通道。當你成了中產,想要通過教育軍備競賽等種種手段維系自己的地位,或者說直白點,固化自己的地位時,這正是社會以前和現在,需要防止的。
上升通道必須有,而且當年你就是這么上來的,當你上來后,為了防止固化,你自然而然就會變成政策壓制的對象,一如當年壓制當時的中產,給你保留上升通道一樣。
既然已經身為中產,這點見識和覺悟還是要有的吧。
未來
我們之前做過預測,未來是會對民辦學校、校外培訓機構持續(xù)做出限制。
當然,另一面是要加大公立教育的供給,讓大家回歸到以學校為主體的體系中。將來,校內是會適當“增負”的。
作業(yè)量可能增加,早、晚自習說不定也會安排上,大家做好準備吧。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136623626862318
作者:超人爸爸說教育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