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孩子長大不如自己,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真是這樣嗎?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毒雞湯”來啦!

先思考一個問題:作為父母,你到底能不能接受孩子長大后不如自己?

你如果去問很多“雞爸”、“雞媽”、或者“虎媽”、“狼爸”,答案應該不言而喻:怎么可能!現(xiàn)在“雞娃”,不就是為了讓他們更上一層樓嗎,不如自己是什么鬼?

但當一部分人見識了“雞媽”的瘋狂、以及瘋狂“雞娃”的負面后果后,他們可能覺得“雞娃”也不過如此,于是他們選擇了相對“佛系”的道路。

所以,當有人拋出“你能接受孩子將來不如自己嗎?”的話題時,選擇贊同的人,是有不少的。

據(jù)此,有位獨立撰稿人對這些父母的這種思想,進行了批判,說“接受孩子長大不如自己,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為什么呢?

原因如下:

第一,孩子如果沒有成為更好的一代,那繁衍后代還有什么意義?

第二,父母對孩子有高期待,孩子才更容易成功。

第三,合理的高期待,其實不是滿足父母,而是可以讓孩子更好。

尤其在第一條中,作者舉例說,現(xiàn)在還有6億人月收入只有1000,社會中下層的人并不少,他們付出所有培養(yǎng)孩子,難道就是為了一個不如自己的后代嗎?這對他們太殘忍。

至于第二、三條,應該是大家都能理解的育兒理論了,不用多說。

此“不如”,非彼“不如”

那位獨立撰稿人(以下簡稱D)想表達的意思是,需要讓下一代更強,父母也應該對孩子更強有所期待,而不是佛系、消極、躺平。

他說的,當然有道理。但是,他所批判的毒雞湯——“父母接受孩子不如自己”,和其他人說的“父母接受孩子不如自己”,還不一樣。

有點繞是吧?我解釋一下兩個區(qū)別。

D是說,父母要有期待,要讓孩子更強,要是大家都沒期待,子孫后代都比上一代更弱,那人類就沒必要繁衍了。他說的是事前要積極。

但是,D的期待,那些討論并接受“父母接受孩子不如自己”的家長們,早就做過了。家長們現(xiàn)在討論的是,當出現(xiàn)了孩子不如自己的結果時,怎么辦,你是否能接受。這說的是事后的結果。

作為父母,當然都希望孩子好,比自己更好,比周圍的孩子更好,但是,希望并不總是能夠達成。

我也希望我能成為首富,再不濟有上幾個小目標也行。但是,正如我們經(jīng)常祝福別人或自己“心想事成”,恰恰是因為我們通常都只能心想而事不成。

所以,我的“成為首富”,或者家長們“孩子比自己強”這個希望可能會落空。當事人需要去面對,一旦希望落空了怎么辦,這是非常實際的一個問題。

同時,對于結果佛系,也并不代表不會在過程中努力,甚至是消極。

中國有句老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決定結果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努力只是其中之一,而現(xiàn)實中,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們不想接受,但有時除了接受,還能如何?

況且,基本所有的人都希望孩子更好,就像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實現(xiàn)所謂的“階層躍升”。

那么,所有人的愿望都能達成嗎?從統(tǒng)計學角度來說,顯然不可能。

有人上升,有人維持不變,有人下降,起起伏伏,這才是人生。

至于說后代不如自己是不是“殘忍”,我只能說,生活本就是殘忍的,它不會因為我們的祈求、禱告、痛罵、憤怒、善良、兇惡而憐憫我們,它自有一套運行規(guī)則,不會因我們哪一個人而改變。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所以,說了這么多,你到底能不能接受孩子不如自己呢?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972044608028685

作者:超人爸爸說教育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