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變簡單后,學區(qū)房和校外培訓將走向末路,新教育公平將到來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頁。方法打開本網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中考太簡單了

這幾天,多地中考題太簡單被網絡熱議,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杭州。

我們第一時間寫下了《中考題太簡單,中考題太難,同樣的中考為何冰火兩重天?》,作了對比分析,也給出了簡單的擴展。今天再詳細說一下這個事的意義。

杭州中考結束后,大家普遍反映:題實在是太簡單了!

有沒有網友們說得這么夸張呢?我們看一看原題:

確實非常簡單,按照現(xiàn)在很多小學生超前學初中的內容的情況來看,當然不會所有題小學生都能做,但起碼前幾題是沒問題的。

縱觀全卷,難度也總體不大。

所以有讀者在我的文章下評論,30分鐘寫完以后,翻來覆去檢查了五六遍愣是發(fā)現(xiàn)不了任何問題。

還有一個也是說,全寫完了還剩一個多小時。

學區(qū)房的末路

中考最近這些年,普遍都比較簡單,這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事,而今年的杭州,也并不是個例。

比如還有長沙等其他地方:

相應帶來的結果,正如上面這位家長所說,外培完全沒必要學了。

同時,這也是杭州民辦學霸哭暈在廁所的原因。

有讀者也問我,題這么簡單,怎么能篩選出50%的學生上高中呢?

放心,首先根本不學的學生就不少。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放過一位老師的截圖,都快中考了,但有些學生還啥都不會:

開頭放了杭州中考數(shù)學選擇的前幾題,再看看填空的前幾題。

第一題就是sin30。,就是上面老師說的,常識,但就這么簡單,可還是有很多人不會。

填空題第2題:計算 2a + 3a = ?

所以你也就知道,為啥網上說數(shù)學是小學難度。

錄取的一個大頭,就是指標生,杭州已經準備把這個比例上調到70%。

這么做的效果就是,好學校沒法壟斷生源了。

再牛的名校,聚集了再多的優(yōu)秀學生,但也沒用了。指標生另開了一條賽道,70%都分配掉了,你只能去爭剩下的那30%,如果還要往好學校擠,得出多少炮灰。

明智一點的,當然是去差一點的學校當雞頭,拿到指標生的名額進名校,除非你自信自己是超級牛,到牛校也鐵定排前面。

這樣就沒人去擠學區(qū)房了,大家要分散到各個學校,去競爭指標生。

培訓機構的末路

前一陣,有關部門大力整頓校外培訓機構,當時的網絡上,正反兩方觀點爭論的還比較激烈。

其中有一種就說,學校教那么簡單,考試又那么難,不上校外培訓怎么辦?課外補習的需求始終是存在的。

這樣問題就很簡單了,只要考試題不那么難,這個需求不就沒有了?

校外培訓也好、掐尖的民辦名校也好,都是給學生超前學、超綱學,題難了他們分高,別人分低,以此拉開差距。但如果中考題簡單了,你又不搞競賽,補習那么多的意義在哪?

沒有難題,只考基礎,校外培訓和刷題的作用就被抵消了。杭州的民辦學霸、上校外培訓刷了三年題的學霸,哭暈在廁所,長沙的也說,外培沒必要上了,就是這個意思。

這才是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釜底抽薪。

而這,還只是其一。

昨天在文章中跟大家討論的一件事,是教育部要求學校搞課后延時服務,延時的標準,是不早于當?shù)卣O掳嗪蟀胄r。

一般來說,大家下午6點下班,那么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就到6:30。

新聞中有一句話:

    教育部遴選確定首批23個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典型案例單位,并在系統(tǒng)內推廣有關創(chuàng)新舉措和典型經驗。

也就是說,之前經過了試點,現(xiàn)在要推廣了。

當這種服務更大范圍推開后,校外培訓機構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的競爭對手,根本不是更厲害、更能燒錢、更有資本的同行,而是來自公辦學校的降維打擊。

以前3:30放學,很多學生前腳從學校出門,后腳就進了輔導班?,F(xiàn)在6:30放學,能補習的時間直接就砍掉了3個小時。

再加上今年4月出臺的相關通知,校外培訓線下不能晚于20:30,線上不能晚于21:00。

18:30——20:30,中間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你還能補出花來?

如果再按照此前的廣泛傳言,周末、節(jié)假日也不能補課的話,校外培訓基本就歇菜了。

需求再剛性,補習的欲望再強烈,已經沒有時間能補了。

幾天前,山東全省正式啟動幼小銜接行動計劃,全省20個實驗區(qū),200個試點園,200個試點校。

簡單點說,就是幼兒園向上銜接,小學向下銜接,雙方無縫對接。

這么一搞,你告訴我外面的幼小銜接班還能活下去嗎?

我以前常說,校內減負,一定程度上給了校外培訓機會和空間,校內增負,校外培訓的空間就減小了,此消彼長。

我最近常說,今后一段時間里,公辦學校的思路就是,走校外培訓機構的路,讓他們無路可走。

時間沒有了,空間沒有了,題簡單了連補的動力都沒有了。

未來

稍微有點錢的人,為啥瘋了似的追捧學區(qū)房,即使是老破小的那種,就是想去個好學校,穿上橙裝,再砸個校外培訓,又穿上了金裝,和不充值的普通屌絲玩家就拉開了差距。

拿掉學區(qū)房和校外培訓,實際是拆了一些人的金裝、橙裝,讓他來跟你裸奔競爭。

中產嘴上喊得起勁,要讓階層流動,實際最想固化的就是他們自己,只能自己向上流動,還要通過教育軍備競賽,給下面的人豎起高高的壁壘。

但底層向上的通道是必須維護住的,這是普通人奮斗的動力。

還有一個趨勢,大語文該登上舞臺中央了,看一下去年上海中考語數(shù)外的分數(shù)段:

數(shù)學、英語的高分段都是人擠人,數(shù)學136以上(滿分150)的人數(shù)37807,考生總數(shù)大概也就8萬左右。

136分以上的人數(shù),占考生總人數(shù)的約47%,幾乎是一半。語文136分以上的人數(shù),占比為3%。

拉開差距的,是語文。

學好數(shù)理化英,去某國充當廉價勞動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500740434416728

作者:超人爸爸說教育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