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張漫畫戳痛無數(shù)父母:你什么樣,孩子就什么樣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國外網(wǎng)站發(fā)布了一組父母不良教養(yǎng)方式的漫畫,刷爆了Facebook。

這10張漫畫戳中了許多中國父母面臨的親子關(guān)系痛點。

看過漫畫才知道,生活中孩子很多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后,原來都有答案。

只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往往不自知:

孩子的問題,根源出在父母身上。

01

孩子的每一次打擾

是在呼喚你的愛

聽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每一次打擾,都是在呼喚愛。

當你在忙著做自己的事,忽略了孩子,他就會在旁弄些小動靜來打斷你的工作。

而父母的一句“走開,沒看到我正忙著嗎?每天什么都不會,就只會搗亂!”

硬生生地將孩子從自己身邊推開。

孩子的打擾只是在呼喚你的關(guān)注和關(guān)心,他們需要從你的關(guān)注中感受愛意。

請珍惜孩子的打擾,務必做到及時回應。

因為等他長大后什么都會了,可以照顧好自己的時候,就不再那么需要你了。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請珍惜孩子需要你的每分每秒。

02

你不知道

愛撒謊的孩子心里有多苦

當孩子犯錯時,為什么會撒謊?

因為他知道一旦說出實話,將會面臨來自父母的吼叫,指責、甚至是打罵。

孩子為了逃避處罰,而說出謊話。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曾說到:

如果孩子跟你說謊,說明孩子沒有把你當做不幸的分擔者。

他們寧可自己承擔犯錯后的愧疚感,圓謊的心理壓力,也不惜對父母撒謊。

孩子錯了,可以改,而親子關(guān)系一旦產(chǎn)生隔閡,卻需要更多時間來治愈傷痕。

03

偽挫折教育

玩壞了孩子的自信心

中國式的打壓教育,向來崇尚讓一個孩子學會獨立堅強。

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不學會“72”變,沒有人能來替他扛過“81”難。

事實是當父母試圖用打壓來增加孩子對挫折的“抵抗力”,往往用力過度,傷及無辜。

過多的插手和打壓,只會養(yǎng)育出一個自卑的孩子。

一個時長被父母打壓,未曾感受到認同的孩子,怎么能自信起來呢?

試問,他從哪里獲得自信呢?

04

孩子沒主見

是父母惹的禍

為什么我勸你不要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

你以為你是在教孩子如何做人處事,卻讓他在眾人看熱鬧的曖昧眼光里抬不起頭來。

孩子也要面子,孩子的面子父母需要去保護。

就算孩子真的做錯了,關(guān)起自家門開始教育,沒人說你半句不是。但在大街上對孩子罵罵咧咧,誰都看不過去。

05

父母的控制欲

是一個孩子的災難

很多父母對孩子有著很強烈的控制欲,父母用這種控制欲,來規(guī)范孩子人生道路。

小到孩子穿什么衣服,買什么玩具;大到孩子讀什么學校,從事什么工作。

這種建立在控制基礎上的愛對孩子來說,是前行路上沉重的枷鎖。

黃執(zhí)中在節(jié)目《奇葩說》中說過一句話:

一個孩子完美的人生,是擁有選擇權(quán)。

一個能決定自己人生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他擁有了選擇自己人生的自由。

一個能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的父母,是明智的,因為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控制欲,敢于讓孩子過自己的人生。

06

無底線的溺愛

只會養(yǎng)出“巨嬰”

慣子如殺子,溺愛不是愛。

看過這樣一句話,愛的本質(zhì)不僅僅是我對你好這么簡單,而是我愿意奉獻自己,讓你成為你自己。

為什么說溺愛不是愛?

因為這種愛是偷懶的,沒有思考沒有斟酌,沒有動用到真心。

當你打著為孩子的名義,替孩子把所有事都給辦了,最終的結(jié)局是只養(yǎng)出一個終生依附父母、不能自己獨立生活的巨嬰。

07

嫉妒心重的孩子

背后一定站著愛比較的父母

每一個總愛在孩子耳邊提起“別人家孩子多優(yōu)秀”的父母,本心一定是希望孩子能夠?qū)W習別人的優(yōu)點。

父母認為自己是良苦用心,而孩子認為父母在貶低自己,否定自己。

孩子的嫉妒心后面藏著一句沒說的話:

“我沒有他們那么好,那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

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從來不是比出來的,而是用心養(yǎng)出來的。

關(guān)于這點,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08

每個愛發(fā)脾氣的孩子

都在尋求你的關(guān)注

兒童心理學家通過多年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需要從父母的關(guān)注中,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孩子寧可被父母提醒,嘮叨、責罵也不想被父母忽視。

常常被父母忽視的孩子,不得不用錯誤的行為,快速引發(fā)父母的關(guān)注。

來證明自己是被父母所在乎的,是被父母所在意的。

09

你的修養(yǎng)

就是孩子的教養(yǎng)

你用命令的口吻指揮孩子做事情,那孩子自然有樣學樣。

孩子沒有從家長的身上學會尊重,自然不能明白如何尊重別人。

你什么樣,孩子就什么樣。

熊孩子不是橫空出世的,而是熊父母教出來的。

10

孩子的真心話

只說能懂的人聽

很多父母都會疑惑,什么時候起孩子有了自己的小世界,父母被隔絕在外進不去。

孩子的喜好我們不知道,孩子談論的話題我們插不上嘴。

為何不反思一下自己,當孩子興致沖沖跟你分享自己的喜歡的東西時,你是不是脫口而出一句:

“怎么都不好好學習,天天玩物喪志!”

孩子自然認為跟你說那么多有用嗎,還不如不說,省得討罵。

糟糕父母群像可能有你有我,當這些問題已經(jīng)發(fā)生,我們能做什么?

不需要你的大徹大悟,只是從今天起你要開始學會自我反省。

教育是一場單程車票,失去了自省的機會,最終失去的是孩子的人生。

今生與孩子相遇一場,尋求的不止是相依相伴,還有彼此信任和良好合作。

愿你我都能贏得孩子的合作,在這短暫一生中,與孩子攜手相伴,收獲幸福人生。

來源簡介:青豆,本文首發(fā)小十點(sdikid),專業(yè)實用的育兒干貨,睡前故事,親子閱讀,美媽提升,精選好物。集結(jié)專家及辣媽,讓帶娃變得輕松好玩。圖片來源于攝圖網(wǎng)。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1647759331790179

作者:百家號教培江湖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