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一節(jié)混齡數(shù)學課記錄,40個孩子竟然一點不吵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我們知道中國的基礎(chǔ)教育算是比較厲害的,尤其在數(shù)學方面,雖然多少“灌輸”和“應試”的味道。那么國外的小學教育到底和中國的有什么區(qū)別呢?

剛好有朋友帶中國的孩子去新西蘭參加微留學,這是她發(fā)回來的見聞,記錄了孩子們在新西蘭上的一堂數(shù)學課。

我覺得感受頗多!

一起來看下:

【星梅環(huán)球游學~新西蘭微留學】

留學記事28:

這是一節(jié)5-6年級混班數(shù)學課,老師大概用了10分鐘時間做了兩個像24點一樣的互動數(shù)學游戲(當然也許我們叫做游戲,他們叫做課)。

之后老師點名了一些孩子做一個任務(練習),又點名了另一些孩子做另一個任務,還有一個孩子在外面由另一個老師單獨輔導。

那個孩子應該是我們講的“學慢”。(我為什么如此判斷,因為那個孩子拿著一個單詞here問我怎么讀?還不會寫goodbye)

我之后問了一下同學,為什么他們會分成不同的組?又做不一樣的任務呢?

那個同學告訴我: 他們有高級別組、普通級別組和低級別組,他們的任務(練習或作業(yè))也完全不一樣。

于是,接下來,我就看到了比較“混亂”看不懂的狀態(tài)。

有的坐在座位上完成一張紙的題、有的是做一本書上的題、有幾個圍站在高桌子旁在玩24點游戲、還有幾個趴在另一個教室的地上在玩數(shù)學游戲、還有幾個在另一個助教的幫助下做另一個數(shù)學游學、也有出出進進。

總之,干什么的都有,在哪里的都有,anything anwhere,大概就是如此的一堂完整的數(shù)學課。

然后就到了午餐時間lunch time。

【我的感受】

這堂課在我們看來不能稱為一堂課,但是顯然能看出他們的分層教學做得很好,孩子們被分成三個層次由三個不用的老師帶領(lǐng)進行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完成不同的練習和任務。

說實話,一個班人也不少30-40人,類似這種形式的教學我認為我們中國的老師不一定能駕馭得了,但是有一點真的很奇怪,他們那么多人,干啥的都有,竟然一點都不亂,也不嘈雜,秩序感很強。

老師態(tài)度溫和可親,我天天見老師,基本沒見過她沒有笑臉地和學生說話。

總結(jié):

從這個記錄,我們看到,新西蘭的課堂孩子們是比較輕松的,但是老師卻是有設(shè)計的。

要上好這樣一節(jié)混齡課,要給對孩子們進行針對的分組,并非分配任務,還要評估完成時間和難度系數(shù),其實老師還是要花心思的。

但是和中國老師相對死板的備課方式不同,老師的教學靈活多樣。

我其實也很好奇孩子們?yōu)槭裁纯梢宰龅讲秽须s?仔細想來,正是因為老師的有效引導吧,讓每個孩子都有事情可做,不至于做“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

中國的大班教學往往更多的孩子是不直接參與的,老師只能控制孩子們的身體在教室,但是心思飄到哪里了呢。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2187853232655180

作者:百家號教培江湖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