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讀書,我會是什么樣子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剛看了一個視頻,大概視頻里的觀點是:在這場教育競爭中,沒有真正的贏家。
可是,我總覺得,無論怎樣,站在教室最前面的那一批人,絕對是人身的贏家。因為一出生,他就贏了啊。
他所謂的遺憾不過是沒有實現(xiàn)自己心中所想的遺憾。
而多少人,站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人,那個說“我有的選擇嗎?”的小文同學。
他們的遺憾,則是整個人生的遺憾啊。
說實話,看完圖,我是很受震撼。
曾經(jīng)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我沒有讀書,會是什么樣子?
我家里三個姊妹,父母農村的,盡了最大努力供應我們讀書,可惜,我姐我妹都沒有讀到高中,自己輟學了(我爸拿棍子打著都不去讀書那種)。
他們在我讀高中的時候就出去打工,到家紡店里賣家紡,在城中村租個最小的單間。
直到現(xiàn)在,一個成了家庭主婦,住在城市里。一個還在工廠里做衣服,算是流水線工那種,也是一份工作吧。
初中文憑的選擇確實很有限。
而我自己,大學上完,就去了南方幾個城市,做教培機構的招生管理,品牌運營等等,全國各地跑。
如果我初中文憑,我可能根本都進不去培訓學校的大門,更不用說公辦體系了,更是影子都不見。
發(fā)展到現(xiàn)在,不說成功,至少有了自己的事業(yè)平臺和社會價值。
所以,上大學,到底有沒有用呢?
以個人的經(jīng)歷來看,確實讀書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是對于整個民族而言,可能就只是一個概率的問題了。
這個社會,總是需要有打工仔、有流水線、有辦公文員的, 高樓大廈里面也總是需要有商務專員、有研究員、博士教授等等的。
三教九流,看如何分流了。
比如這次雙減,有機構就倒閉了,有機構一轉型,活的還更好了,而素質類的也迎來春天。
所以,你說有沒有贏家?
對個體而言,有,對整體而言,似乎又沒有,只是宏觀調控下的一種必然。
這就是一點點感悟吧。
還是那句話,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吧。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薄缎氯A字典》1998修訂本關于冒號的例句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172112120235299
作者:百家號教培江湖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