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試驗的劑量怎么篩選?
劑量探索和選擇是新藥研發(fā)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步驟,其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要尋找新藥有效的證據(jù),確定劑量效應關系的存在;二是在確定量效關系的基礎上確定合適的劑量。劑量探索主要在臨床試驗的Ⅰ期和Ⅱ期階段實施,Ⅱ期臨床試驗是新藥療效的初步評價,確定劑量反應關系,也是進行劑量探索的最主要階段,劑量探索的結果會影響到Ⅲ期確證性試驗階段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的評價。
一般,在劑量反應關系研究中,有三種不同的研究目的:
第一,評估劑量與因變量之間的總趨勢。
第二,評估劑量反應關系函數(shù)。
第三,評估最優(yōu)劑量(包括識別最低有效劑量)。
顯然,這三個目的在劑量反應關系研究中是糾纏在一起的。但是,在設計時,為謹慎起見往往是一次專門研究一個目標。
劑量反應關系研究在藥物早期研發(fā)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做出對新藥進行更多投資以進行更深入研究的決策之前,申辦者和研發(fā)者必須要確認這個藥物是有效應的,而這最初往往就是通過劑量反應關系來體現(xiàn)。
一旦發(fā)現(xiàn)存在劑量反應關系的總趨勢,接下來就要刻畫描述劑量反應關系函數(shù)和決定最低有效劑量??傏厔莸慕Y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并不一定意味著所有劑量組之間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大多數(shù)研究中,往往只有部分劑量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些信息決定了治療窗口,即該劑量區(qū)域內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用于指導注冊藥物劑量的選擇。
針對劑量反應關系評價的這三種目的,相應的統(tǒng)計方法也有所不同,分別包括趨勢檢驗(rend test), 劑量反應關系模型,以及識別最優(yōu)劑量的多重比較(multiple tests)。
請前往:http://lygongshang.com/TeacherV2.html?id=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