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優(yōu)秀的人,都過著樸素的生活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看過一個充滿禪意的小故事:

一個小和尚問得道的師父:“您得道之前做什么?”

老和尚說:“砍柴、挑水、做飯。”

“那得道之后呢?”小和尚繼續(xù)問道。

老和尚回答:“還是砍柴、挑水、做飯?!?br>
小和尚一臉疑惑:“師父,這不是一樣嗎?”

老和尚說:

“當然不一樣。得道前,我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

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飯即做飯。”

大道至簡,三千繁華,終歸樸素。

1

人,越樸素,越高貴

繁華三千終歸零,人世安得假作真。

淡到極致是樸素,可以修得一顆本真心。

到了一定年紀,經(jīng)過了生活的磨礪、歲月的洗禮,漸漸明白:

樸素,才應(yīng)當是一個人的靈魂底色。

一個樸素的人,即使個性不投,也讓人心生敬重;

一顆樸素的心,即使相識不久,也覺得可以信賴。

2

最好的生活狀態(tài):

物質(zhì)至簡,精神至盈

科學家居里夫人,堪稱一位傳奇人物。

由她擔任巴黎鐳研究所主任期間,所里一共出了四位諾貝爾獎得主。

但如此非凡卓越的她,在生活中,卻過著極其樸素的生活。

社交極簡

居里夫人曾在文章里寫道:

“近五十年來,我致力于科學的研究,而研究是對真理的探討。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記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在那整個時期中,我丈夫和我專心致志地,像在夢幻之中一般,艱辛地坐在簡陋的書房里研究,后來,我們就在那兒發(fā)現(xiàn)了鐳。我在生活中,永遠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xiàn)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huán)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擾和盛名的渲染。”

平日里,居里夫婦,就待在實驗室里做實驗,很少與朋友交談。

即便偶爾要與少數(shù)幾個科學家交談,居里夫人也會為了節(jié)約時間,一邊聊天,一邊為女兒縫補衣服。

物質(zhì)極簡

她發(fā)現(xiàn)了鐳,卻并沒有申請專利,也沒有向使用這項方法的人索要任何物質(zhì)上的補償,她主動放棄了一大筆發(fā)明的所得。

甚至他們大女兒出生的那一天,她曾記賬寫道:

香檳酒,三法郎。拍電報,一法郎十生丁。醫(yī)生和護士:七十一法郎五十生丁。

那個月一共花了四百三十法郎四十生丁,其實這已經(jīng)是非常少的金額,但她卻覺得超支,還特地在月開支底下畫了兩道強調(diào)線。

越是優(yōu)秀的人,在事業(yè)上取得的成就越多,在生活上就越會過得樸素簡單。

因為他們將自己幾乎全部的身心,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在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業(yè)上。

當一個人的格局越來越大,視野越來越開闊,境界越來越高,所在乎和關(guān)注的焦點,就會從個人的享樂主義,升華到大我之中去。

精神至盈

瑞典有句老話說:

“錢可以儲存,而時間不能儲存,你怎么花時間,就決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質(zhì)量?!?br>
生活是過日子,過日子要的不是太多的物質(zhì),而是要多一點品質(zhì)。

物質(zhì)生活一旦簡單了,身邊的一切也會清晰地水落石出。

馬未都曾說,歷朝歷代都有鮮明的個性,人們的生活喜好也各不相同。

他形容魏晉時代,是精神上的奢靡。

這個時代出現(xiàn)了很多文人,這些人都是風流倜儻的。

那個時代和現(xiàn)在很像,事物發(fā)展得太快,他們愿意慢下來,專注于內(nèi)心世界,追求精神上的豐盈充實。

比如顧愷之的繪畫,王羲之的書法,劉勰的文學,更有山水詩人謝靈運,放蕩不羈竹林七賢,真正的隱士陶淵明。

人總是在問:

如何才能擁有豐富而自由的精神世界?

其實最有效的方法是:少關(guān)注物欲聲色,多接受藝術(shù)、文化和詩意的熏陶。

生活由心,自在安寧。

《莊子·天道》中說: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br>
大道至簡,生活最好的狀態(tài),也許就是物質(zhì)上簡樸,精神上豐盈充實。

一個人的精神層次越高,越懂得生命的真諦,所追求的也越素與簡。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159766779800585

作者:水木然,百萬級暢銷書作者,微信號:vv59336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