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利思維的真相,世界第八大奇跡!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巴菲特合伙人芒格說過一句話:
“我們不需要新的思想,我們只需要正確的重復?!?br>
什么是正確的重復?
第一:選對方向,用時間悄悄的做杠桿;
第二:找到優(yōu)勢,用效果不斷的做疊加。
真正的聰明人都在下笨功夫。這番話值得我們每個人銘記一輩子。
——水木然 推薦閱讀
(下文轉(zhuǎn)載網(wǎng)絡(luò),本人略有添加)
1
復利思維:世界第八大奇跡
先問一個問題:假設(shè)一張0.04m的普通紙張足夠大,將其對折,再對折,如此重復對折64次,大概會有多高。很多人想,一張紙才多厚呀?薄薄的一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折64次,撐死了也就幾層樓那么高,10米?20米?這已經(jīng)算是極限了。而事實是,如果你算一下的話,一張薄薄的紙,對折64次,其高度166020696萬公里,這個長度是什么概念?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才38.4萬公里。
這就是復利思維的力量。
如果你還不能相信的話,再看一個問題:一片池塘出現(xiàn)了一小塊浮萍,它每天增長一倍,預計10天就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多少天能長滿一半水面?答案是第九天。
也就是說,你第九天看的時候,才覆蓋池塘的一半,但只需一天時間,就覆蓋全部了,聽起來魔幻,但事實如此。
當你有5000萬美金時,你只是個千萬富翁,可是只要翻一番,一天之內(nèi),你就會變成億萬富翁。這就是復利的力量。
所謂復利思維,其本質(zhì)就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jié)果B;而結(jié)果B,又會反過來加強A,不斷循環(huán)。
正如一張紙的對折,每一次都是把之前的結(jié)果翻倍;正如滾雪球,雪球粘上的雪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大,而越來越大的雪球又能夠粘上越來越多的雪,如此不斷重復,雪球會大到不可想象;正如財富的積累,當你有了盈余資金,即使不多,只要能產(chǎn)生盈余,哪怕很低的盈余(例如回報率5%),不斷重復,利滾利,長時間下來,也會是一筆很大的資金。
經(jīng)濟學家用一個公式表達復利效應:(1+r)n。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時間。
當r為正時,例如你每天堅持看半個小時書,也許一天兩天,你和別人的差別無法顯現(xiàn)出來,但三四十年之后,差異是你想象不到的;再例如你每天堅持跑步半小時,也許一天兩天,你的身體并沒有變得多么強壯,三四十年之后,和你同齡的人,有的人也許已經(jīng)不在了,有的人疲弱不堪,但你還是能一餐吃三碗飯,一口氣上六樓不用喘。
只要r為正,即你在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會為你帶來奇跡。
2
財富復利
在財富積累領(lǐng)域理解復利思維,最好的例子是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曾經(jīng)是世界首富,即使是現(xiàn)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人物。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后獲得的。也就是說,50歲之前,他也許就和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的中產(chǎn)階級,50之后,進入財富爆炸期。
關(guān)于財富積累,巴菲特在其2006年《致股東信》中,舉了一個例子,從1900年1 月1 日到1999年12 月31日,道瓊斯指數(shù)從65.73 點漲到了11497.12 點,足足增長了176倍,是不是非??捎^?那它的年復合增長是多少?
答案是并不讓人欽佩,才僅僅只是5.3%。
這個增長率意味著,你有一萬塊錢,每年才新增530塊錢,不用巴菲特,每個普通人都能做到這個增長,但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巴菲特,因為只有他能持續(xù)數(shù)十年地堅持。
有什么財富秘訣嗎?
沒有,就是很簡單的復利思維的運用,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認真做。如此而已。
3
既然按照復利思維的效應,掙錢很容易,為什么還有很多人掙不到錢?這里有個很大的誤解。
很多人認為復利的核心在于回報率,但其實復利真正的核心在于時間,即使年5%的回報率,100年后,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shù)字。問題是:有多少人,能持續(xù)做到100年每年5%的回報率。
——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沒有這個耐心。
要么覺得回報率太低,不屑去做;要么覺得回報率太低,摁不住蠢蠢欲動的瘋狂舉動。這就是富人和窮人最根本的區(qū)別。
大多數(shù)人總想著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時間追求最快速的財富積累,追求過高的回報率。高回報率意味著高風險率,被騙、虧空、債臺高壘,壓死了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真正的智者追求財富穩(wěn)步增長,平衡好回報率和時間,“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價值投資理論”等等,說的就是這樣。
巴菲特的財富增長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guān)鍵是要找到足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br>
90年代的股票,10年的房地產(chǎn),17年的比特幣和消費升級,這個時代不缺機遇,只要你用心,有耐心,未必會成為首富 ,但實現(xiàn)普通人的資產(chǎn)增值保值還是不難的。
一夜暴富總是很難的,但慢慢掙錢相對容易很多。只可惜,這個世界絕大部分人,都喜歡做難的事情,而不做容易做的事情。
希望你不要這樣。
4
認知復利
復利思維可以用來思考人生,認知不斷進階。
說一下水木然這個公眾號運營六年的心得,我當時為了寫一本書《工業(yè)4.0大革命》,所以才申請了一個公眾賬號:水木然,也就是現(xiàn)在大家看的這個“水木然學社”,我一遍寫書一遍用公眾號發(fā)出來,即便后來書完成了,我依然每天更新公眾號,更新了六年,如今全網(wǎng)擁有粉絲接近400萬,每天文章的閱讀量有100萬以上,讀者遍及全國各地,資源不斷拓展,對我的幫助巨大。
原本只是為了寫書才堅持的一件事,想不到這一堅持就是六年時間,盡管當初的堅持是寂寞的,而且前面兩年是沒有收入的,但是如今已經(jīng)收獲滿滿,我在今日頭條和百度百家的知識付費頻道,曾經(jīng)長期占據(jù)第一名的文章,一個專欄可以售賣一萬多份,目前所有專欄的銷量已經(jīng)超過10萬份。
當然這一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自己認知的提升,我一邊思考一邊分享,這種方式更容易提升自己,如今這已經(jīng)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堅持的最高境界,就是讓這種堅持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最后開始享受它,擁抱它,愛它。(本部分是水木然個人添加)
5
再來說說雷海為吧,一個外賣小哥,在今年的中國詩詞大會上擊敗北大碩士,成為年度冠軍。
用常人的眼光,外賣小哥擊敗北大碩士,家政保姆成為火熱作家,某種程度上算成功了吧。人們一定會認為,他們背后付出的辛酸,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真的他們背后付出了很多辛酸嗎?
記者問雷海為:“你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哪有時間看詩詞呢?”
雷海為答:“不管工作和生活多么忙碌,時間擠一擠還是有的。送外賣其實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這些時間用來背詩詞是比較合適的。比如在商家等餐的時候、在路上等紅燈的時候。這些時間都可以拿來背詩,下午兩點半到四點半這段時間,我回到住處換過電瓶,吃過午飯,有那么一個多鐘頭的時間。這個時間相對充足,就可以坐下來好好讀幾首詩詞?!?br>
你看,等餐、等紅燈、回到住處換電瓶休息的時候,背個把小時詩詞。辛苦嗎?好像也沒有到挑燈夜戰(zhàn)的地步;辛酸嗎?和你等紅燈、坐地鐵看手機,其實是一樣的。正是這日積月累的一個小時閱讀,一個外賣小哥擊敗了一名北大碩士。這就是復利的力量。
董卿說“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時刻給你回報?!彼^知識復利,就是:新知識不斷成為下一次思考素材的積累,從而讓知識能夠不斷以“復利”速度快速迭代。
6
健康復利
連續(xù)40年沒有生病,連基本的感冒都沒有,做到這樣,難嗎?我一開始以為,難。如果讓我做到連續(xù)1年不生病,可能還可以。但連續(xù)40年不生病,連基本的感冒都沒有。難,真的很難。
后來,我看到了張全通的故事,一個76歲的老人,和其它年逾古稀的老人不一樣,張全通首先看起來就不想70多歲的,一身肌肉,雖然不是渾身大塊頭,但皮膚沒有松弛,身體贅肉很少。
更重要的是,張全通對記者說:“我從30歲之后,就從來沒生過病,連基本的感冒都沒有?!?br>
怎么做到的呢?
每天堅持慢跑2公里,游泳半個小時,即使是冬天也不例外?!爸灰K疀]有結(jié)冰,再冷我都不怕,別人穿著棉襖,我只穿一條泳褲,到海里就跳下去?!睆?1歲開始,整整堅持了46年。這樣的堅持帶來的回報就是:他的身體素質(zhì)和樣貌,看起來比同齡人要年輕20歲。
健康也是有復利的,你今天多鍛煉20分鐘,身體就能得到一分的鍛煉,反過來就能促進你明天的工作和鍛煉。其實要身體健康真的不難,一日三餐正常吃,別熬夜,作息規(guī)律,每天堅持慢跑和鍛煉半小時,難嗎?不難,有點心都能做到。一直堅持,身體就會給你回報。
7
人脈復利
人脈也是一個復利模型。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如此發(fā)達的今天。
職場上有一個說法,叫做“情感銀行”。今天,你損害了一個朋友的利益,即是從“情感銀行”中取了錢;今天,你和朋友合作共贏,即是往“情感銀行”中存了錢?!扒楦秀y行”其實就是你的人脈資源,一個人“情感銀行”中的存儲越多,意味著人脈資源越豐富。
但人脈復利講的是,你是每天在往“情感銀行”中存錢,還是每天在從“情感銀行”中取錢。簡單來說,一個天天需要麻煩同事的人,和一個天天能給同事帶來幫助的人,在公司同事群中留下的形象一定是不一樣的。
人際關(guān)系大師斯蒂芬·杰姆提出“微笑原則”,每天早上上班,對每一個同事微笑,一年后,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你的微笑所傳遞之人,又會把對你的好印象擴散出去,并在行為上反饋給你,例如,在與你共事時更加積極,對你的工作更加包容,等等。這些反饋會促使你更喜歡微笑待人。
人脈復利的最終回報是,你將會在人群中擁有自己的形象,以至于每當有人提起你,立刻會有人附和說:“他可真不錯啊!”
8
復利效應的“臨界點”
《道德經(jīng)》里面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睆膹屠季S來看,人生很多難題,其實都不難。為什么很多人依然熬不過去?因為他們沒有熬過那個臨界點。
復利效應中,有一個“臨界點”,一旦事情邁過這個“臨界點”,就會飛速向前發(fā)展。
前面的例子中,池塘中的浮萍每天增加一倍,從0到覆蓋一半,花了9天,而從覆蓋一半到覆蓋全部池塘,僅僅只花了一天。這就是“臨界點”。
巴菲特的財富積累可以看出來,從0增長到100萬美元,很難,也許需要幾十年時間,但過了100萬美元這個“臨界點”,從100萬美元增長到200萬美元、500萬美元,就變得容易很多。
馬云有一句話,可以很形象地描述復利思維的“臨界點”:“今天很痛苦,明天很痛苦,后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br>
你也許可以堅持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每天看書,你也許可以堅持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每天鍛煉,但看不到效果,也許你就放棄了:“唉,沒什么用。”
其實不是看書鍛煉沒什么用,是還沒有到達那個“臨界點”。很多人都知道復利思維,“臨界點”在存在區(qū)分這個世界的平庸者和偉大者。
9
復利效應的破壞效果驚人
以上,講的是復利效應的正面效果,一旦人生進入負循環(huán),復利效應的破壞效果一樣可怕。
每一次雪崩,都是每一朵雪花施加的重量。一個事物一朝崩潰,一定是此前無數(shù)次的重復錯誤行為。
每天堅持鍛煉半小時,你健康指數(shù)在數(shù)十年后比同齡人會優(yōu)秀很多很多;那么,如果每天都熬夜半小時呢?也許幾年之后,就不在人世間了。
假設(shè)一個人的水平是1,如果每天毫無進步,那么一年后,這個人的水平還是1
如果每天進步1%,例如每天看書,鍛煉等等,1年后,這個人的水平是:(1+1%)365=37.38;反過來,如果這個人每天退步1%,例如堅持玩手機、刷微博,每天熬夜半小時,身體透支1%,1年后,這個人的水平是:(1-1%)365=0.025。
37.38和0.025,差距一目了然。
當然,這只是純理論和數(shù)字的推導。但這些推導依然有意義,它們會警告每一個人:即使你每天只錯那么一點點,一年,或者十年之后,你的人生軌跡,也許再也無法改變,你會徹底淪喪。
所以,每天努力一點點,用投資大師芒格的話來說:“確保你每天睡覺之前,都比你醒來時聰明一點點?!笔O碌?,交給時間,你的人生會進入正循環(huán)軌道。
10
復利思維背后是復利品質(zhì)?
很多人非??粗鼗貓舐?,甚至要求今天努力了,明天就要求看到回報,在財富投資方面,別說年回報率5%,10%都未必接受得了。
于是為了追求高回報率,借錢,貸款,挪用治病基金,但高回報率同時意味著高風險率,一朝虧空,滿盤皆輸。
真正的智者,追求穩(wěn)健增長,更看重長期性的時間,而不是短時間的回報率。所以,那些能真正利用復利思維規(guī)劃自己人生的人,都有著簡單但常人卻難以做到的品質(zhì):
(1)堅持:
很多事情,都是堅持到后面有了臨界點,才會爆發(fā)出效果,胡煒煒做了10年的汽車記者,才創(chuàng)辦了摩拜;papi醬在網(wǎng)上發(fā)布了幾千條視頻,才開始火起來。
復利思維作為人生的第一策略,要求你具有的第一品質(zhì)就是:耐心,堅持。
只要方向是對的,不要焦慮和不安,多給自己一些時間。
(2)不要透支:
熬夜加班掙錢,犧牲健康去獲取財富,無論什么樣的理由,都是不可取的。
背叛自己的朋友獲得利益,同樣不明智,透支自己的人脈,你失去的絕對不僅僅是一個朋友。
復利思維作為人生策略的另一個要求是:不要透支,無論健康、人脈、財富、智力,都不要去透支。
你需要有大局觀,能沉得住氣,對自己能把控,每天透支一點點,十年后,你就廢了。
(3)目標感:
猶如吳曉波一般堅定而強烈的目標感,一年一本書,一年買一套房,大家都唱衰房地產(chǎn)的時候,他堅持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靠近市中心城市的土地,會越來越值錢。
目標感,決定你能否在一個方向持續(xù)走下去,做任何決策時都務必要知道,變更方向是有成本的,尤其是當你已經(jīng)在一個方向努力很長時間,此時變換方向,成本非常大。
仿佛掘進的人,已經(jīng)掘進了100米,沒看到水,要換個地方重新來,這就意味著他之前的努力白做了。
很多人大學選擇專業(yè)的時候,瞎選,4年之后找工作和專業(yè)毫無關(guān)系,是不是同樣意味著荒廢了好幾年時間呢?
所以,目標感愈強烈,復利思維對你人生的影響會越大。
(4)別盲目相信勤奮的力量: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勤奮使人進步”、“勞動光榮。”這讓中國人對勤奮有種莫名的依賴感。
無論什么問題,只要努力、勤奮,就一定可以成功。
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說:“很多人用勤奮在麻痹自己,用戰(zhàn)術(shù)上的勤奮,掩蓋自己在戰(zhàn)略上的懶惰?!?br>
為什么需要掩蓋?
因為絕大部分人沒有思考戰(zhàn)略的能力,那些天天泡在圖書館自習的同學,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嗎?
那些天天加班熬夜的同學,你真的知道這份工作的本質(zhì)是什么嗎?你們到底是在工作,還是想借勤奮之名給自己營造一種充實感?
財經(jīng)作家歐盛說:“別盲目相信勤奮的力量,熬夜加班和你躺在床上睡大覺,很多時候沒有多大區(qū)別。”
很多時候,人生需要的不是勤奮,恰恰相反,是需要你拒絕勤奮,拒絕挑燈夜讀和鑿壁偷光,拒絕透支自己的身體和意志力,給自己的生活留下自由的,甚至懶散的空間,只有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生活樂趣的增加,才會增加人們對于生活的希望。
你始終要記得,復利的人生,更看重有生活質(zhì)量的人生,因為只有這樣的人生,才能走得長遠。
作家馬里奧·普佐說:“偉大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偉大,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br>
那些數(shù)十年如一堅持閱讀的人,那些數(shù)十年如一堅持鍛煉的人,那些數(shù)十年如一堅持每天出門精裝打扮的人,那些數(shù)十年如一堅持每天認識一個陌生人的人,所有他們做的事情,都不偉大,都很平凡,都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但因其堅持,時間讓他們變得偉大。
希望你看到這里能明白:當你付出時,回報率不是最重要的,想一想你要怎么做能堅持一輩子,才是最重要的。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851955689209636
作者:水木然,百萬級暢銷書作者,微信號:vv59336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