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為何能夠力壓開封、洛陽,成為河南省會?背后底蘊著實驚人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省會,又稱之為首府,省政府的駐地所在,作為國家最高一級行政單位,承擔著一省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作用。

省會,作為一個省份的領頭大哥, 想要力壓同省十多個城市,脫穎而出,不僅僅要有強力的經濟實力,對于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國來說,省會還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不然想要鎮(zhèn)壓住全省,談何容易?

網(wǎng)絡上對于江蘇、安徽有著散裝的調侃,散裝江蘇、散裝安徽成為多少人茶余飯后的談資,這種散裝的背后便是一個省會城市的無奈,南京有了足夠的歷史底蘊,卻在經濟實力上稍遜一籌,所以江蘇人對南京戲稱徽京,我在江蘇那邊讀大學的時候,就經常聽到同學口中的戲謔。合肥有了力壓全省的經濟實力,卻在文化上稍顯不足,雖然合肥有著三國時代威震逍遙津的歷史,但是安徽兩字不沾邊,天然在文化上失去了對安徽的話語權。

所以省會城市在經濟實力和歷史文化底蘊上缺一不可,不然底下的地級市總有上位的,在中國23個省5個自治區(qū)中大多數(shù)的省會城市多是在歷史中長期占據(jù)一個區(qū)域的中心,比如廣州、南昌、長沙、武漢、成都、西安等等,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轉向中原大地,投向河南省,省會鄭州!

在我們的印象中,一部中國歷史,半部中原逐鹿史,耳熟能詳?shù)氖锹尻?、開封這些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赫赫之名的帝都之城,鄭州為何能夠力壓洛陽、開封這些古都,脫穎而出,成為一省之中心?

當我們翻開泛黃的歷史典籍,尋找鄭州的城市印記時,卻為鄭州背后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所驚嘆,果然能夠在一眾古都中殺出的城市,絕非凡品!

01 華夏故都

翻開鄭州的歷史,就會被開篇所驚嘆。鄭州有著長達數(shù)千年的建城史,萬年的人類開發(fā)史,集萬年之古,百年之新于一體,是華夏文明奠基之城。

千年的古城在中國并不稀奇,中國古代先民充滿智慧,在建城的選址上考慮到的不僅僅是天時還有地利,逐水而居,背山而建,縱使千年時光變遷,山川異變,古人選擇建城的地址經歷千年,新城市拔地而起,繼承了城市名字的同時也繼承了城市背后的歷史。

萬年前,當人類從森林大山中走出,隨后解鎖了農業(yè)種植的新技能,逐漸從狩獵采集中走向農業(yè)定居,鄭州作為中國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的地帶,黃河水系貫穿鄭州全城,嵩山山脈橫亙鄭州西山,這里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恰是先民們從大山走向平原絕佳的緩沖地帶,多種自然環(huán)境的交匯轉折孕育出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之以適宜的氣候,為人類的初期發(fā)展提供的安全可靠的舞臺。

在中原大地生存數(shù)千年的古人類逐漸形成華夏族群最原始的形態(tài),他們利用中原大地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不斷壯大族群,終于形成文明國家雛形,而鄭州也在這個過程中,成為天下之中!

距今5000年左右,鄭州地區(qū)便已有古先民建筑城墻的歷史,西山遺址的斷壁殘垣默默地訴說著歷史的變遷,見證著鄭州曾經的輝煌歲月。蠻荒歲月里,軒轅黃帝誕生于此,在此成長建立都城,也從這里走出,逐鹿中原,成為天下共主。鄭州還有一個稱呼,名為商都,這是因為鄭州還是商王朝的開國都城,傳承百年有余。

這些或是存在于遺跡考古的挖掘,或是存在于神話傳說之中,讓鄭州真正揚名天下的時代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也是有著確切文字記錄的輝煌歲月。

鄭州的鄭便是這段輝煌的遺留,春秋小霸王鄭國的首都所在地,公元前774年,鄭桓公避周幽王引發(fā)的異族入侵之難,決心遷徙鄭國,最終建都新鄭,鄭國的主要統(tǒng)治版圖便是位于今天的鄭州一帶,在這里,鄭國誕生了春秋時代第一個強勢崛起并稱霸諸侯的鄭莊公,使得世人發(fā)出“天下諸侯,莫非鄭黨”的驚嘆,在這里誕生了中國法家最初始的思想萌芽,鄭國以一小國之力,周旋于列國之間,卻以經濟發(fā)達、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詩樂文化聞名于世。

公元前375年,韓滅鄭國,鄭州卻并未迎來衰落,因為韓國同時決定遷都新鄭,這里再度成為一國的首都,直到公元前230年,韓為秦所滅,鄭州才結束了首都的歷史,至此,鄭州成為一國首都的歷史已然544年!

作為華夏文明的搖籃之一,鄭州,對得起華夏故都的稱號!

02 山川形勝

山川形勝,這是古代先民建造城池的重要考量,城市既要承擔起戰(zhàn)略防御的軍事意義,也要擔負巨量人口的日常生活,鄭州北有黃河屏障,西南有嵩山險要,天然的兵家必爭之地,劉邦項羽在此爭雄,曹操呂布在此激戰(zhàn),多少英雄往事,盡化作一聲長嘆。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開封遷往鄭州,鄭州由此成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并延續(xù)至今。

有人說,鄭州之所以能夠成為省會,交通便利占據(jù)極大的優(yōu)勢,不否認這一點,比起洛陽四面險關,開封時刻面臨的黃河水患危機,鄭州在地利上占據(jù)了極大的優(yōu)勢。要想富先修路,鄭州相對平緩的地勢,在鐵路時代來臨時,終于發(fā)揮出應有的長處。

人類的發(fā)展歷史本身就是趨利避害,優(yōu)勝劣汰的過程,地利優(yōu)勢為何不能成為一座城市崛起的契機呢?當然可以!縱觀中國古代歷史的發(fā)展,絕大多數(shù)城市的發(fā)展過程中,多數(shù)因為地利條件而興起,近有上海、香港得海洋貿易之繁榮,遠有揚州得京杭大運河之便利,地利優(yōu)勢便是一座城市與生俱來的天賦技能,但是有了天賦還不夠,如何將其完美的發(fā)揮出來,這考驗一座城市人民的智慧。

03 終章

鄭州人民無疑是勤勞勇敢的,1949年新中國建國,1954年鄭州成為省會,鄭州可以說是與新中國同步成長的一座新都市。如今距離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僅僅過去了67年,鄭州,既年輕又古老,滄桑的文化底蘊下是一顆年輕的勇敢拼搏的心。

看著鄭州的歷史,想起中國的命運。中國,5000年的歷史傳承,源遠流長不曾中斷,有過輝煌的過往,也有著一段沉淪的歲月,堅守本心,保持著文化的有序傳承,終于在新中國建立后,從沉寂的低谷慢慢崛起,用著自己人民的辛勤勞動,換來今日的輝煌成就。

鄭州的歷史,似乎就是一段中國歷史的縮影,所謂同命運共呼吸是也。這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絕大多數(shù)城市的命運,與國同在,休戚相關。這背后是一段段崛起的傳奇,一個民族奮斗的不朽印記。

壯哉,鄭州!壯哉,中國!


愿鄭州災難遠去,愿中原安定,愿天下無災厄,人民安康,歲月靜好,國家安好。#鄭州#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08201658211244

作者:青衫彈史,軟件工程師,歷史領域愛好者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