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成大事者,有兩大要訣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來源:儒風(fēng)大家

作者:儒風(fēng)君 · 聞清

曾國藩在寫給其九弟曾國荃的家書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古之成大事者,規(guī)模遠(yuǎn)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br>
意思簡單明了,古今成大事者,必備兩個要訣:

其一,遠(yuǎn)大的格局;其二,細(xì)密的條理。

1

有胸懷,格局遠(yuǎn)大

有句話說得好:“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之間的差距都大?!?br>
那么,到底是什么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呢?

說到底,就是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和內(nèi)心的格局。

所謂: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見識的長短,格局的大小,決定了人生之路的寬窄。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br>
所謂格局,就是內(nèi)在的位置和外在的局面,表現(xiàn)為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

格局越大,越不糾纏;格局越大,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愚昧。

曾國藩剛在翰林院任職時,曾因手中拮據(jù),加之對斂財?shù)男袨椴积X,沒有去捧場頂頭上司趙楫為父親進京而設(shè)的宴席,因此得罪了趙楫。

但當(dāng)時曾國藩正值官運亨通,連連升級,官職高過趙楫,趙楫倒也奈何不得他。

后曾國藩連遭彈劾,連降數(shù)級,又成了趙楫的下屬。

趙楫終于逮著了報復(fù)的機會,不僅不給曾國藩批病假,還借故將他痛斥一番,平常對他也是多有刁難,各種打壓。

曾國藩不與計較,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兒。

此后,曾國藩再次得到重用,立下豐功偉業(yè),權(quán)傾朝野,卻始終沒有對趙楫進行報復(fù)。

這就是曾國藩的格局:“勿與君子斗名,勿與小人斗利,勿與天地斗巧”。

正是因為這份不糾纏,不貪婪,不愚昧,曾國藩創(chuàng)下九年連升十級的官場奇跡,成為晚清的肱股之臣。

放大格局,胸懷遠(yuǎn)大,才不會糾結(jié)眼前的瑣碎,更不會畏手畏腳,裹足不前。

“坐擁云起處,心容大江流?!庇写蟾窬郑庞写笞鳛?。

2

慎言行,條理細(xì)密

中國有句老話:“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br>
一個人太過鋒芒畢露,太過引人注目,終會成為眾矢之的,引來禍端。

能成大事者,往往謹(jǐn)小慎微、深藏不露。

明哲保身是中國人的處世智慧,想要明哲保身,就要學(xué)會深藏不露。

曾國藩也曾年輕氣盛,不懂得這個道理。

他常常擺出一副包攬?zhí)煜碌臉幼?,還喜歡妄議朝堂,得罪了不少同僚,也引來朝廷的猜忌。

遭遇過官場的挫折,經(jīng)歷過兩年的歸鄉(xiāng)反省之后,曾國藩處事風(fēng)格大變,深諳“明哲保身”的道理。

率領(lǐng)湘軍打敗號稱百萬的太平軍,本是大功一件,他卻誠惶誠恐,不僅不報軍功,還主動上書朝廷,要求裁撤湘軍。

因為他深恐“功高蓋主”,會引起朝廷的猜忌,給自己和家族惹來殺身之禍。

正是因為他謹(jǐn)小慎微、深藏不露,才創(chuàng)立了不世出的偉業(yè),也為自己的家族贏得了兩百年的長盛不衰。

《周易》說:“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會收斂鋒芒,越不會到處炫耀、賣弄。

他們懂得保持低調(diào),等到必要的時刻再展示才能。

明朝楊慎說:“夫木藏于林,人皆視而不見,何則?以其與眾同也?!?br>
世人皆追求“與眾不同”,殊不知,“與眾同”才是大智慧。

“與眾同”,絕非平庸,更非無能,而是智者的人生進退之道。

深藏不露的人,能夠?qū)彆r度勢、見機而行,往往成為人生的贏家。

謹(jǐn)小慎微、深藏不露的人,順境時收得住,逆境時退得巧。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955345201808819

作者:水木然,百萬級暢銷書作者,微信號:vv59336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