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經濟學:保齡球效應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頁。方法打開本網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大家好,我是倡導“人人如龍”的鐳師兄,每天一個觀點和話題,今天我們聊一下“保齡球效應”。

什么是保齡球效應

保齡球投擲的目標對象是10個瓶子,如果你投擲中了9個瓶子,那么可以得90分,如果投擲中了全部的10個瓶子,最終可以獲得240分。

僅僅是多投中一個瓶子,就可以實現(xiàn)從90分到240的飛躍。

保齡球效應在職場中也有深刻的啟示:

啟示一:只要你比別人優(yōu)秀那么一點,不斷累積,就可以形成巨大的落差。

啟示二:盯著一個整體目標,比盯著一個單一目標更重要。

啟示三:保持在線,才有機會贏得下一次機會。

保齡球效應

贏家就是每一次都多贏一點

這個世界上極少有一夜暴富的事情,即使有,也是包裝出來后帶有別樣心思的內容。

    一個朋友的朋友是做期貨的,他剛開始是買賣股票,后來覺得股票賺錢慢,就去做期貨,想大贏幾次,財富自由了就提前退休,結果幾次下來將股市中賺的錢都虧進去了。

即使是企業(yè)上市,企業(yè)的掌控者也在前期做了太多的投入,將企業(yè)慢慢培育起來,而不是一夜之間就變出一個優(yōu)秀企業(yè)。

真正的贏家都是在每次的挑戰(zhàn)中多贏一點,比別人快一些,經過幾次、幾十次的增長,最終才出現(xiàn)了指數(shù)級的躍遷。

    即使是微軟這樣的軟件業(yè)巨頭,它創(chuàng)建于1975年,也是在經過11年的增長之后,才在1986年上市。

    微軟在信息化浪潮的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都作出了基本正確的選擇,每一次都比對手多一點戰(zhàn)略前瞻,例如在云計算方面的轉型就很成功。

每次多贏一點,保持持續(xù)增長,建立關鍵性護城河,始終保持領先,就會一直成為場上的主要玩家。

職場玩家同樣如此,關鍵是怎么做到呢?

持續(xù)積累優(yōu)勢

為什么贏家每次都能多贏一點?

可能有很多答案:專業(yè)、理智、專注、勤奮等,但是最核心的答案只有一個:熱情。

    著名的保險推銷員弗蘭克·帕克曾經是一名職業(yè)棒球運動員,但是他剛進棒球隊不久就被解雇了,因為教練覺得他就像一個馬上要退休的老頭一樣混日子,毫無激情。


    在朝不保夕的日子中,帕克反思自己的行為,覺得反正已經如此了,不如換個活法。

    他后來加入了亞特蘭大球隊,每次上場前都會在更衣室的鏡子前暗示自己要爆發(fā)出全部的激情,然后帶著這股激情昂然進入球場。


    在球場上,他每一次投球都使出200%的力量,以至于對方的接球員手臂都被震麻了。

    因為每一次的大力投球,很多對手都對他很忌憚,甚至被他狂暴的氣勢所攝,忘記接球。

    只要帕克上場,整個球場的氣氛瞬間就被點燃,他的熱情就像噴發(fā)的火山一樣映紅所有觀眾。


    正是每一次都全力以赴打出最有力的球,所以他的成績一直領先于別人。

無論是冷靜理智的職場人還是堅持不懈的創(chuàng)業(yè)者,在他們的成就背后都隱藏著同樣的情感內核:熱情。

不熱情,不有趣;不熱情,不會贏。

如何盯著整體目標

保齡球的整體目標是擊中10個瓶子,那么職場上某個任務的整體目標是什么?如果你瞬間就列了幾條目標出來,那么你的整體目標就是錯位的。

職場上的整體目標不是你列出來的這幾條,而是你的主管對這個任務的預期和要求,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

“上下同欲者勝,力出一孔者贏”,這兩句話道出了職場中持續(xù)快速上升的精髓,本質就是管理領導的預期,與領導尤其是直接領導保持高度的同步和一致性,實現(xiàn)共生雙贏。

    有一次,我安排組員小Z做一下某個問題的回溯,他答應下來,當天下午就給出了答復,用17頁文檔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不太滿意。


    “你清楚我為什么要你做這個回溯嗎?”

    “就是找一下問題的原因,下次不要重犯這個錯誤啊?!?br>
    “不是要內部不重犯,而是要給客戶一個解釋和預期管理,為明年的新項目合同做鋪墊。”

    “哦,我知道了,我重新做一下吧?!?br>
只有真正了解了領導的想法和要求,才算是get到這個任務的目標,否則就是在做無用功,越努力越低效。

比別人優(yōu)秀一點的放大器:外部口碑

既然職場快速提升的正途是積累優(yōu)勢,不斷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那么僅僅在部門內部打轉轉,效果肯定有,但這種效果有上限。

為什么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就是因為這些和尚有外部口碑,所以他們才會被請來念經。

職場上建立外部口碑同樣重要,甚至有時候會起到臨門一腳的作用:

    一次內部評審三個技術專家的晉級資格,這三個申請人的技術能力、項目經歷、年度績效都相當接近,但是晉升名額只有一個,到底讓誰晉升呢?評審人員也很頭疼。

    后來評審人員在補充材料中發(fā)現(xiàn)其中一位技術專家在業(yè)界峰會上做過演講,行業(yè)口碑不錯?;谶@一點,大家一致同意就晉升這位技術專家。

很多做理工科崗位的同事,都精于技術的研究,在自己的領域中可能探索得很深,但是很少有關鍵性的總結和分享,更別說在行業(yè)中做交流了。

做個默默無聞的技術掃地僧,聽起來不錯,但是如果沒人知道你有少林寺掃地僧的實力,大家可能就真將你當成一個職場上的清潔工了,這肯定不是你希望的。

建立外部口碑

建立外部口碑的方法很多,例如參加行業(yè)會議并主持一些主題或者演講,在論壇中解答問題成為大神,在朋友圈或者社群中發(fā)揮作用,組織線下的交流,出書,寫博客等。

只要堅持不懈地投入進去,就會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外部口碑,一旦擁有了外部聲譽,很多資源就會向你傾斜。

總結

保齡球效應的核心就是積累優(yōu)勢、盯住整體目標,最終收獲遠超預期的成果。

“職場如戰(zhàn)場”這句話不恰當,更恰當?shù)乇扔魇恰奥殘鋈缜閳觥保?br>
    如何才能每次都多贏一點呢?
    職場:用200%的熱情投入到任務中。
    情場:你的熱情才是打動對方的關鍵。

    如何才能正確地盯住整體目標呢?
    職場:上下同欲、力出一孔,與主管共生雙贏。
    情場:你的目標是贏得對方的心,而不是買巧克力、吃燭光晚餐。

    如何才能放大自己的優(yōu)勢呢?
    職場:建立外部口碑,擴大影響力。
    情場:對方周圍的人都說你好,你就擁有一條護城河了。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247874752617125

作者:百家號鐳師兄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