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無賴總是能夠娶到美女?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大家好,我是倡導“人人如龍”的鐳師兄,每天一個觀點和話題,今天我們聊一下“沖動的決定”。

有兩句俗話:“賴漢娶花枝”、“好女怕男纏”,都說的是同一件事,即村里的無賴總是能娶到美女。

老家的村中也有這個現(xiàn)象,村里面游手好閑的混子,家里并不富裕,居然娶到了貌美而賢惠的隔壁村花,大家都大跌眼鏡。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美女臉皮都很薄,架不住這些無賴的長期糾纏而形成的壓力,而且會將“長期糾纏”誤判為“他是真的愛我”,所以最后就草草做出一個后悔終生的決定。

倉促決定,必然后悔

很多時候,我們匆忙中做出倉促的決定,在事后懊悔不已,而且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很沖動的決定,這是為什么呢?

一、什么促使我們匆忙下決定

很多時候,我們做出了一個決定,并不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而是為了迅速逃離某種壓力或者期望快速得到某個好處。

1、逃離壓力

每個人都不喜歡壓力,尤其是突然出現(xiàn)的壓力,逃離壓力會變成一種習慣性的動作。

例如激將法是一種很實用的實戰(zhàn)技巧,在很多時候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就是因為激將法會創(chuàng)造出額外的壓力,讓我們在這種壓力之下做出選擇,而選項往往都不是最優(yōu)的。

諸葛亮刺激周瑜的方法就是激將法,“小瑜哥,老曹讓兒子寫過了首銅雀賦,里面的’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就是來江東搶大喬、小喬,只要將二喬送過去,天下就太平了,高性價比的事情啊,趕緊的。”

周瑜一聽就炸了:“來搶我老婆,跟他拼了?!?br>
逃離壓力,人的天性

我們總是在時刻逃離壓力,這是人的天性。

    冬天一定會在被窩中憋到不能再憋的時候才去廁所,我們逃避的是離開溫暖被窩進入寒冷空氣的壓力。

    在電梯中遇到領(lǐng)導,如果無話可說時,我們會看著電梯中顯示的樓層數(shù)字,我們逃避的是與領(lǐng)導在一起的尷尬壓力。

    寫工作報告時找不到思路,坐立不安,十分鐘去了三趟廁所、看了五次手機,我們逃離的是工作壓力。

    在地鐵上遇到不太熟的熟人時,兩人面面相覷,我們逃離的是社交壓力。

    去單位的路上,坐在公交車上,15分鐘的車程只有低頭看手機,我們逃避的是無聊的壓力。

在各種壓力之下,我們會做出或倉促或奇葩的舉動。

    一個同事在公交車上太擁擠,不方便看手機,就到處盯著別人的眼睛看,結(jié)果有一天被別人問:“你瞅啥?”兩人差點打起來。

    還有個朋友一個人在電梯中太無聊,就跳起海草舞,結(jié)果被監(jiān)控室錄制下來,成為全單位的笑料之一。

2、即時誘惑

我們做出沖動選擇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面臨著直接而直觀的誘惑。

農(nóng)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騙局,就是第一天免費送雞蛋圈人氣,第二天讓大家花100元送價值5000元的寶石,第三天騙子消失,而所謂的寶石都是幾塊錢的塑料。

這些騙局能夠得逞的原因,就是制造各種驚人的誘惑,讓別人花小錢占大便宜。在人性的貪婪之下,就很容易進入圈套。

在職場上,同樣有類似的即時誘惑。

例如有人離職創(chuàng)業(yè),他想拉以前的同事一起干,就會描述美好前景:“這個方向是典型的藍海市場,最多三年公司就上市,到時候你就身價百億,比你現(xiàn)在打工強一萬倍?!?br>
或者有的領(lǐng)導會說:“這個任務確實有一點挑戰(zhàn)性,但是一旦干好了,年終獎超百萬,職位升到CTO,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看好你哦。”

這些誘惑看起來很美好,但是一旦過于美好,就可能里面隱藏著一個陷阱。

遇到誘惑時,或許可以這樣想:“如果確實這么美好,為什么輪到我而不是別人來采摘這個果實?”

二、打開手機前置攝像頭,問一句:我在干嘛?

在壓力或者誘惑面前,我們會倉促做決定,那么怎么辦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自己”,這里的“直面自己”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即直接看到自己的臉龐和眼睛,進行自我詢問,剖析出本心和真實的愿望。

可以使用手機的前置攝像頭,看到自己的面龐,然后問自己:“我在干嘛?這是我要做的選擇嗎?明天我會為這個選擇后悔嗎?”

人一旦進入自我審視的狀態(tài),就會迅速冷靜下來,至少不會立即去選那個最差的選項。

直面自己

直面自己的過程就是讓自己的情緒慢下來的過程,我們的情緒一旦慢下來,就會回歸到理性、冷靜的思維模式中。

慢工出細活,慢思考能做出最優(yōu)秀選擇。

    一次在行業(yè)交流時,我問一個做界面設(shè)計的朋友,為什么他能打造一個這么出色的操作界面,他說他有一個好老板,一直支持他們完美打磨界面,使得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來揮霍。

    他們的產(chǎn)品推出后不斷迭代,界面越來越友好,這都是一點一點慢慢磨出來的,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細心。

    客戶給他們的壓力都被老板屏蔽了,所以他們不用為了滿足客戶的臨時想法而隨意更改方案。

有個朋友在德資企業(yè)中,最大的體驗就是德國人的慢,很多工序都一板一眼、按部就班地完成,絕不追求速度,德國制造的本質(zhì)之一就是“慢工出細活”。

總結(jié)

出于人的天性,我們總是希望“要立即逃離壓力”、“要立即得到好處”,導致失去了正確思考、正確選擇的機會。

用手機、鏡子等直面自己、剖析自己的本心,從而避免做出最差的選擇。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256141827433345

作者:百家號鐳師兄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