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當年的七色花文學社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作者:姜廣平】

這是我調(diào)進鹽城市時楊中學第二個年頭的事,也就是1991年。

那一年,為了搞好學校的文學社,我只教一個班的高三語文課。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一年,我兒子出生了,得有人帶。我們教師之家,請保姆顯然是請不起的。再說,在鄉(xiāng)間的一個中學里教書,也確實用不著請保姆干活。

學生社團本是團委在搞,我不在學校團委,當然也就不過問團的工作。當初學校文學社只是作為一個名字存在于學校的資料與檔案里的,從來沒有活動過。

后來,我又知道,這個所謂的文學社,實際上一個全校性的語文課外興趣小組,成員是各班的語文科代表與學習委員。學校需要一個這樣的興趣小組,以便在每年上報給教育局的材料里有這樣一筆。

既然是課外興趣小組,大家也都顯得漫不經(jīng)心。我其實也可以漫不經(jīng)心地去搞。至于工作量,大家也都知道,學校不會看得太重。大鍋飯制度下的工作量,誰也不會盯著你。

少教一個班,客觀上有了更多的時間讀書、寫作。至于搞語文興趣小組,我覺得從我個人的語文教學角度出發(fā),是非常有意義的,作為語文課堂的延伸,我認為一個語文教師,很有必要負責點課外興趣小組的工作。一個語文教師必須要有搞語文活動的經(jīng)驗,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經(jīng)驗全面而豐富起來,這樣也才配稱得上是一個中學語文教師。以前我在家鄉(xiāng)我的母校唐劉中學工作,那時,由于人手緊缺,也由于學校領(lǐng)導(dǎo)和語文教師認識上的誤區(qū),誰也沒有提這樣的事,學校也就沒有啟動這項工作?,F(xiàn)在,既然我能接手這項工作,我便想認真做一做。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每周星期五晚上是興趣小組的活動時間,活動場所在學校的會議室。第一次活動后,第二周來的人便多了一點。到第三周,又多了一點。漸漸地,全校學生都知道語文興趣小組的事兒了。但因為條件限制,不可能讓所有想進來的人都加入,再說,興趣小組的成員名單一般來說是要經(jīng)過教務(wù)處與班主任們確定的。但來的人都不愿意走,我便只好說,那就在座的同學都算是語文興趣小組的成員吧。請轉(zhuǎn)告其他同學,興趣小組不再招收新成員了。

每周,我講一個作家?;蚪榻B作品,或介紹生平。此外,布置一篇課外習作。所布置的習作大都是自由命題的,同時體現(xiàn)一點文學性。學生的寫作勁頭都很高,覺得自己是在做大事。寫散文的有,寫詩歌的有,寫散文詩的也有。也有人開始嘗試小說寫作。還有的同學則學習寫作雜文。后來,為了更方便活動,我重新安排了活動時間。散文小說組定在星期二晚上,詩歌組定在星期五晚上。

關(guān)于活動時用什么教材的問題,很讓我動了一番心思。當時時楊中學只是一個市級重點,圖書館建設(shè)還很落后,幾乎無法對學生開放。我手頭的藏書雖多,但適合中學生閱讀確實太少了??汕傻氖俏以谝粋€高三學生那里看到一本《中國校園文學》,一下子就被這本刊物吸引了。第一眼看到這本雜志時,我內(nèi)心為之一動,這本以師生寫師生讀為特點的刊物,多么好?。∥矣谑橇⒓聪蚺d趣小組的所有成員作了宣傳與推薦。

我和我的學生們一起,開始認真地寫稿。我希望我和我的學生都能有作品在這本刊物上發(fā)表。

當時,《中國校園文學》正在舉辦“‘宋河杯’校園千字文征文比賽”。我每天都在琢磨寫一篇什么樣的文章,但苦思不出。有一天,我坐在閱覽室里,讀著一本《散文選刊》,剛剛打開雜志,突然靈感來臨。于是匆匆地拿來紙筆,快速地寫了起來。就這樣,一篇美麗的散文詩《我們,年輕的鄉(xiāng)村教師》從我的筆下流淌出來,并在當年的大賽中獲得了全國二等獎。和獲得第一本教學一等獎獎勵證書一樣,那些日子,我每天都將那個大大的獎勵證書放在案頭。這篇散文詩的稿費并不高,可獎金寄來時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有我?guī)讉€月的工資多,可把我們一家都樂壞了。全家好好地慶祝了一番。當時,時楊中學的教師在國家級刊物上發(fā)表文學作品的,我是第一人。

我的作品發(fā)表在1992年第一期上面,那時,興趣小組有好些學生訂閱了這一年的雜志??吹阶约旱闹笇?dǎo)教師在上面發(fā)表了作品,他們的高興是難以形容的。我記得拿到雜志后的一次課外活動,氣氛比以前更加熱烈。我從同學們的目光里看出興趣小組成員們的自豪與得意。我覺得這是一次促進興趣小組進一步發(fā)展的契機,于是,決定將興趣小組改為文學社。同學們反響強烈,為即將成立的文學社感到興奮。

我遞上去的申請報告很快就得到了批準。七色花文學社終于在時楊中學閃亮登場了。

文學社成立那一天,校長室的人全都到會了,張校長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祝辭。張校長在祝辭中希望同學們切實提高自己的文學水平,將這一第二課堂開展得紅紅火火,生氣勃勃。語文組的全體教師也都到會了。我作為文學社指導(dǎo)教師作了講話,文學社社員宋孝秋代表全體社員登臺發(fā)言。

將興趣小組的活動最后引導(dǎo)向?qū)懽魇俏业某踔?。我覺得語文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表達。這一目的,終于達到了。這樣一所農(nóng)村中學,以前只聽說城里的中學有學生在國家級報刊上發(fā)表文章,可是,自從有了這一興趣小組,有了七色花文學社,我們的學生終于能在各級報刊上發(fā)表文章了。讓我高興的是,無論是通過我投稿的,還是同學們的自動投稿,同學們都在指導(dǎo)教師這一欄寫上了我的名字。

我們還不定期地進行作品朗誦會,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是學校給安排的。那一天,學校還特地給我們兩節(jié)課的時間,讓我們的社員在全校師生面前亮相。我坐在臺下,心里既然激動又緊張,總算看到學生們的成績了,但又擔心上臺的同學朗誦砸鍋。幸好兩節(jié)課下來,同學們都把握得非常好。

作為文學社的指導(dǎo)教師,我非常珍惜同學們的寫作成績。每一次收上來的作品,我都要遴選出一批送到文印室打印出來。那時候打印還非常困難,打字機是那種老式的,要從字盤里慢慢找字。每一次,我都是以雙倍的印數(shù)將同學們的作品印出來。一半先發(fā)到社員們的手上,還有一半則放到學期結(jié)束時結(jié)集。我自己親自設(shè)計了封面,將每次特意多印的部分按順序裝訂起來,搞得像一本雜志。我知道社員們有時會不小心將零散發(fā)下去的文章弄丟了,于是便事先想好了用這手段為他們保存好作品。當封面上寫著《七色花》的油印本作品集發(fā)到社員們的手里時,社員們都非常感動,他們沒有想到我對他們的作品是那樣的珍視。

七色花文學社搞了一年。嚴格地講,七色花文學社只有大半年的時間。但是,就是這一年,在很多同學的人生中寫下了很重要的一筆。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社員顏以虎從此喜歡上了詩歌,升到大學后一直勤奮寫作。日前他來信告訴我,他的第一本書終于出版了。還有大學生詩人宋孝秋,他也是從七色花文學社開始起步的。他剛考到南京某一所大學,便在《青春》上發(fā)表了一首長詩。發(fā)表詩歌的那一天,他特意打電話告訴我發(fā)表作品的消息,并告訴我他買了好幾本雜志,也給我寄來了一本。

還有倉飛,這個文學社社員,與我結(jié)下深厚的友誼。文學社一年,改變了他很多。這個父母雙亡的孩子,曾一度消沉,不思進取,雖然有著非常深厚的語文功底,卻每天在悲傷中度日。但在我的引導(dǎo)下,他選擇了師范讀中文專業(yè)。后來,他也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中學語文教師。再后來,他被政府聘用為文書。

還有邱曉東同學,是文學社公認的才女。到了大學后,這位女同學始終沒有放棄文學?,F(xiàn)在,她在鹽城一家中學做中學語文教師。還聽說,她的課很受學生追捧。

而我也同樣認為,這一年的指導(dǎo)文學社工作,給了我很多東西。

這樣的文學過程,我想,對中學語文教師,是必不可少的?,F(xiàn)在的中學語文教師,又有多少人對文學投注了真正的感情,確實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當然,問題的另一面是,現(xiàn)在的中學教師,又有多少人能擁有這份美好的時光,也是一個問題了。

中學語文教學,我到現(xiàn)在都認為,應(yīng)該加強文學教育。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正途,也是解決語文教學幾十年來積弊的最根本的方法。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5217852146599761

作者:輔仁新語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