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減輕了家長和學生的負擔,減不了家長對孩子的責任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自從2021年暑假7月末開始,多部委公布的“雙減”通知意見揭開了“雙減”的序幕。

而這場減負,力度之大可謂是空前,校外的學科類培訓班先是從周末和假日挪到了周中,后來,周中也逐漸取消了。學校的作業(yè)布置量,肉眼可見地少了。家長終于不用在大晚上嘶吼:“這么簡單的題目你怎么還不會!”

家庭好像又回歸了母慈子孝的美好時光!然而,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減負,確實減輕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但是并不代表可以減去父母的責任!

讓教育回歸學校,讓教育回歸最初的樣子!

其實,“雙減”政策言而總之,就是讓學習回歸到學校。避免再次出現(xiàn)開學時候,學生跟老師說:“老師,這本書我已經(jīng)學過了!”老師一問,班上一半的同學已經(jīng)學過了!

于是,老師終于可以將所有的學生從同一個水平線開始教。不用擔心超前學習的同學在,這些內(nèi)容“吃不飽”,不用擔心沒有超前學習的同學“聽不懂”而導致消化不良。

然而,作為家長還需要知道的是,即使從同一個層次,從零開始上,班上不同的同學學習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這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學習成績上,還體現(xiàn)在平時的生活中。

致家長:無論教育怎么回歸學校,孩子與孩子之間是不同的。

同樣的一個知識點,有的人,看完一次例題就明白了;

有的人需要老師講解一次,也就懂了;

還有的人,講完一次不明白,老師講第二次才明白;

或者今天明白了,明天練習的時候又不記得了;

……

作為家長,如果因為“雙減”不能考試,名正言順地不去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那就是對孩子的不負責!畢竟,減負,并不是減輕家長對孩子的責任,這其中就包含了對孩子的教育責任!

不考試,不公布排名就不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嗎?用心觀察,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

其實,不管是哪個老師,都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班上成績好的同學,會被美術老師布置任務,會被音樂老師帶去參加比賽,會被各科老師表揚,會被門口保安表揚有禮貌……

優(yōu)秀的人,一如既往,很多方面都會留有優(yōu)秀的影子。

同樣,學習弱一點的同學,就會發(fā)現(xiàn),就連打掃這件事,都不一定能夠做好。

所以,家長們,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并不一定僅僅問題出現(xiàn)在學習上。知識點不懂沒事,問老師就好,一次不行多幾次,總會懂的;習題不會沒事,多問老師,多練幾次,多練練總是會好的……

可是,如果該有的好習慣都沒有,今天學,明天忘,即使五個老師只教你一個孩子,孩子就一定能夠優(yōu)秀嗎?我看不見得吧!

教育,本不該止步于課本、止步于考試!

前不久,上海的一位初二姑娘想不通,走了絕路。為什么呢?從孩子的遺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句發(fā)人深省的話:這年頭就這么怪,坐在沙發(fā)上躺在床上的人,永遠有資格指著鼻子罵一個正在讀書或者寫功課的人!

    著名的心理學家武志紅有這么一句話:中國教育的基本問題之一,就是家長只對孩子施加壓力,卻缺乏對孩子動力的尊重與呵護!

很多人說,父母那么辛苦的上班,你享受著父母給予你的物質條件,成績不好,父母好像是有權利指摘。然而,卻沒有考慮到,作為孩子,你上班辛苦努力,他學習也是辛苦和努力的。為什么你只看見了自己的辛苦,而看不見孩子的努力?

其實,文化教育,根在學校。可是還有思想教育,還有觀念教育呢?也全部都在學校嗎?不見得吧!

給家長的建議!

無論什么時候,一定要對孩子的努力給予肯定,肯定的一定是努力本身,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努力的結果。

既然學校的教育評價體系開始轉型,在家里,對孩子的評價也可以多角度一些。比如做飯很好吃、衛(wèi)生打掃很干凈、很有禮貌、很有眼力勁……這些未來也可能作為孩子謀生的手段之一。

畢竟,教育是減負了,但是對于家長的責任,并沒有減少。除了你,沒有誰能夠代替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負責!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159073318627795

作者:百家號兮雯有態(tài)度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