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很多人問我,孩子幾歲上小學合適,實際上我希望我們的孩子8歲上小學。這不是一個普遍認為的孩子上小學的年齡,但我想說的是,孩子幾歲進入小學學習,孩子的學習能力。對每一個孩子而言,他真實的學習能力,決定了他學什么和怎么學是適合自己的,是否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你就可以更好地觀察和把握孩子的能力。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同,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通過聽來學習的能力很好,比如老師講授課文的內(nèi)容,他復(fù)述的時候就好像自己讀過一樣;而有的孩子卻必須通過動手實際操作,用體驗去了解所學的內(nèi)容;還有的孩子又正是依靠講述來學習。一個典型的依靠聽和體驗來學習的人,他讀書的效果就遠不如去聽和體驗。而一個依靠活動去體驗的人,一體驗,他就能把所學的東西內(nèi)化,將知識和經(jīng)驗整合在一起。還有的人一讀起書來廢寢忘食,他通過讀和知識反復(fù)發(fā)生著關(guān)系,這就是屬于他的學習方式。
我們并不知道孩子天然是用什么方式學習的,這一點必須通過對孩子的接納和觀察來獲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只按照一種學習模式來教育孩子,勢必就會與許多孩子的學習方式相沖突。在許多學校的教育中,老師按照大綱和知識點講解著,孩子們無一例外地只能坐在那兒聽,缺乏實踐自己學習方式的機會,勢必會導(dǎo)致許多孩子的學習出問題。我認識一個孩子,他是個以思考為主的孩子,一定要思考清晰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老師上課講解完后,沒有留出讓孩子們反饋的時間,結(jié)果他跑到講臺上說:“不行!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思考完?!比绻覀円坏肚械脑?,就只能僥幸地看個體老師的風格跟孩子的學習方式是否吻合,如果不吻合,那這個孩子可能就會遭受挫敗。
曾經(jīng)一次在西安,一位家長請我跟他的孩子聊一聊數(shù)學,因為孩子的數(shù)學成績不好。我問那個孩子:“你為什么數(shù)學不好?”孩子說:“因為我聽不懂老師說的話!”我又問:“你聽不懂什么話呢?”他說:“我不知道什么是乘數(shù)和被乘數(shù)?!边@下我明白了,孩子之所以數(shù)學不好,是因為他壓根還沒有理解基本的概念,就更不用提接下來的操作了。任何學科都涉及到許多概念,假如老師沒有把概念以適合孩子理解的方式,沒有以實物教學的方式講解清晰,那么孩子會在學習中感到茫然和有壓力。比如,你想讓孩子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那首先要讓他知道長和寬是什么。你會發(fā)現(xiàn),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和拿一個實物長方形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實物讓孩子有看和接觸的機會,邊聽概念邊和實物聯(lián)系起來,他們很快就能理解什么是長和寬,繼而理解面積。
對此我有特別深刻的體驗,來自我的孩子。有一次他寫作業(yè),題目是“請將1到100的自然數(shù)從大到小寫一遍?!彼仍谧鳂I(yè)本上寫了一個大大的“0”,然后是1、2……越寫越小,最后是一個小小的“10”。我奇怪地問他:“為什么這樣寫?”他說:“媽媽,這是我們的作業(yè)!”我這才明白,原來這就是他理解的“從大到小”寫一遍。
學習有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孩子需要有對具象概念的大量積累,最后形成抽象概念,這個過程中學習必須和孩子的能力相匹配。有一次,我的孩子寫“警察”的“警”寫了一個晚上,寫到后來,他哭著說:“媽媽,你有能力做到,我沒有能力做到!我只能看一眼!”這個經(jīng)驗讓孩子很挫敗,漢字的學習進度對他來說太難了??蛇@個孩子是能夠把他的挫敗說出來的,有多少孩子是說不出來的呢?說不出來,孩子是怎么去面對這些壓力的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學習的,時時調(diào)整自己,以便能到達一個了解孩子的角度。我們看待孩子的角度,不能只從成績出發(fā),一個偏重發(fā)展認知的人,盡管頭腦可能很發(fā)達,但他的生命是僵硬的,缺乏敏感的,欠缺了其他方面的發(fā)展,人的內(nèi)在就處于殘缺的狀態(tài)。而完整的發(fā)展是要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跟自己的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精神都有連接的人,這樣的人能跟自己連接,他的生命是豐富的、立體的、流動的。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就是尊重他和自己內(nèi)在各個部分的連接。而我們追尋幸福生活的能力,就來自內(nèi)在的完整。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2b9830100r1l1.html
作者:孫瑞雪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