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引領(lǐng)孩子走進自己的內(nèi)在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有一次,聽一個11歲的男孩彈鋼琴,身旁的一位研究哲學(xué)的朋友對我說:
“這個孩子的鋼琴學(xué)得太痛苦了!”
我問:“為什么?”
他說:“他對音樂根本沒有感覺!”
沒有感覺就無法把人帶入音樂的世界,沒有精神感覺更無法感知音樂,因為好的音樂是純粹的精神與純粹的心靈,人必須依靠精神情緒和精神感覺才能進入。
精神感覺可以使人的內(nèi)在直達精神,了悟真善美,并完全成為精神。直達而無須通過一個過程,在這一點上如同情緒。精神感覺總是和精神情緒相伴隨而直達精神,她是生命的滋養(yǎng)和精神創(chuàng)造的預(yù)熱和前奏。
有一天,我從幼兒園教室的門前經(jīng)過,不經(jīng)意看到一個4歲左右的小姑娘站在一張小課桌上起舞……下午的陽光透過窗戶的上半部正好照射在那張小桌上。那是一天中陽光最柔和、最有色彩的時候,你可以想象,她是如何發(fā)現(xiàn)這片金色的陽光,如何感覺到這束陽光的美妙,然后情不自禁地站在桌上,想和這束陽光融為一體……
金色的陽光照在她起舞的身姿上……課桌并不大,她甚至不可以轉(zhuǎn)身,但她的手和手臂、頭部和頸部、腿部和臀部,以及她整個挺拔的脊椎,都洋溢著她內(nèi)在的感受,自由地表達著她內(nèi)在的音樂。陽光下的她,在沒有音樂的伴奏中以她的身體的動作和她內(nèi)在的感受形成了音樂的場域,傳遞著音樂的美妙。不是職業(yè)的芭蕾或是現(xiàn)代舞蹈,那是渾然一體的、神性的、表達著她每一個細胞的感覺的舞蹈;那是我看到的最有魅力、最美麗的舞者;那是我聽到的最動聽的音樂。我這樣表達,不是使用了這些文字,而是我真的感覺到了那文字以外的、文字不能表達的彈奏心弦的東西。
一種感覺把她引向了她內(nèi)在的審美和精神,并讓她產(chǎn)生了表現(xiàn)的愿望。這種感覺把精神照射在自己的造型形象上,讓自己的形象放射出精神的燦燦光輝,然后她自己特別地去感覺它。
使這個孩子擁有表達自己內(nèi)心感覺的機會的,是她內(nèi)心的自由和環(huán)境的自由。對于這個孩子,這個事件是偶然的,但偶然的事件成為孩子創(chuàng)造自我的必然。對于兒童來說只需一次,某種東西就在孩子的身體里形成了。
類似的事情都不是孩子們的偶然,孩子們在自由中生活,內(nèi)心精神感覺的出現(xiàn)就具有了必然性。任何一種內(nèi)在的高級感覺都可以使我們直達精神,精神的升華再沉淀,就形成了自我。
孩子們明顯地渴望擁有這樣的審美和精神的生活環(huán)境。當幼兒園有老師的詩歌朗誦會、讀書會、音樂欣賞、舞蹈表演時,當我們一起暢談精神和藝術(shù)時,兒童都喜歡待在邊上,著迷一般地感覺和傾聽。我知道很多時候他們甚至都聽不懂某些話語,但他們的感覺猶在。
有時候,我們到朋友家聊天。我們談?wù)撋?、心靈、教育、人生……這是一種精神生活。孩子坐在邊上不愿離開,他靜靜地沉浸在其中。媽媽有時候會說:“去玩吧。”孩子不愿意。我說:“孩子喜歡精神生活。讓他呆著吧?!焙⒆拥恼J知聽不懂,但感覺可以感覺精神的氛圍。
嬰兒的內(nèi)在天然存在精神能量,并受其指引。孩子對精神生活有著天然的精神感覺,有著天然的熟知和親切,如同植物和花朵天然喜歡陽光。所以我們聊天的意識和語言在什么層面、在什么精神層級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對精神活動和精神生活,兒童有小鹿般的警覺。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家一起看芭蕾舞《天鵝湖》,演出結(jié)束后,一路走出,4歲的女孩一直無語。坐在車上轉(zhuǎn)頭看,小女孩雙目清澈閃亮,神態(tài)深入而寧靜地坐在后座上,身心依然沉醉在芭蕾中。一種精神的氛圍在她的身體周圍彌漫著……她沉浸在其中,光亮的眼睛像一個初戀者,柔美的下巴和頸部的靜感像一個舞者,芭蕾一直在她內(nèi)心的世界起舞……我看到舞動的芭蕾疊加在這孩子精美的精神之上。
大人們一路都在說不相干的話,屁股一落定在車上,就又開始說起廢話來。
廢話很溫馨。可是和孩子的心境相距很遠。我們是從世俗場景的寒暄和喧嘩中收取快樂的人。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和兒童共鳴,和兒童用感覺共享精神時光,兒童就不再孤獨,不再漸漸把那個精神的世界遺忘掉,而不像我們已經(jīng)遺忘了。
我們和兒童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不同。兒童相信和吸收精神的美,如同相信和吸收童話世界一樣。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2b9830101az61.html
作者:孫瑞雪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