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智慧:做事不擇手段之人,最不得人心!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jī)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bào)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diǎn)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bào)"按鈕,點(diǎn)擊即可收聽。

老子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正?!薄暗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br>
在老子看來,“一”字乃萬物之首,世間萬物皆因“一”而生。而這一又是因道而生,世間萬物又無不是在遵循“道”而存在。

但在我們的意識中,“一”字早已不再是道,不再是萬物遵循的規(guī)律,而是單純的“侯王得一而以為正”,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lǐng)的“一”——第一。

永爭第一者,狂者也;永得第一者,能者也。

但是當(dāng)一個人為了第一而不擇手段時,這“一”就不再是第一,而是一把利刃,一把能傷人的利刃。

一、一個人的人生,不是第一名決定的

一篇題為“殺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級第一名”的文章闖進(jìn)我的眼簾。

山東某中學(xué)的學(xué)生秦某,因不甘自己“千年老二”的地位,蓄意謀殺穩(wěn)居第一的馬某。動機(jī)竟然是“殺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級第一”。多么弱智的想法,多么愚蠢的理由,多么過激的行為。為了一個所謂的班級第一,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手持利刃潛伏在陰暗處,窺其不備,直刺其胸。綴而狂追,及而愈刺,直至斃命。

讀罷,身子不禁顫了一下,雞皮疙瘩暴起。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孩子的人生觀里只剩下爭奪第一名?我們孩子的心胸為何如此狹隘?

《菜根譚》有言:“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br>
茫茫天地間,寬廣無邊,包容萬物,方顯遼闊。而鄙陋的人,因自己的私欲不能滿足,而怨恨天地的狹小,奈何自己卻永遠(yuǎn)跳不出這狹隘的空間。不是因你無能,而是因你無心,沒有一顆豁達(dá)的心。

第一怎樣,第二又如何?一個人的人生,不是第一決定的,沒有誰能篤定學(xué)習(xí)成績第一的人,就一定是未來的翹楚。

離開政壇的陶潛,雖不能加官進(jìn)爵,但他照樣活的釋然。

他詩酒話人生,開創(chuàng)詩派——田園,沖破四言詩的呆板模式,創(chuàng)造更加恬淡清新的詩境?!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他歸隱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享有“古今隱逸之宗”的美譽(yù)。

二、做事不擇手段之人,最不得人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孩子做事如此不顧后果?如此喪心病狂?

《呂氏春秋慎行》一曰:“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覆深壑,雖悔不及。君子計(jì)行慮義,小人計(jì)行其利,乃不利?!币粋€人若為了達(dá)到自己心中的目的,不經(jīng)深思熟慮,不計(jì)后果,不顧道義,而去做一件事,猶如自己奔向深谷。除了給別人帶來苦痛,給社會帶來危害,他最后也不過是粉身碎骨罷,自食惡果了。

呂雉為解心頭之恨,殘害戚夫人,且向自己的兒子炫耀自己的手段,最后愛子劉盈郁郁而終。

一代女皇武則天為排除障礙,不惜殺害襁褓中的親生骨肉。她被封天后,她與高宗并稱“二圣”,她自立為帝,她得了天下,但卻失了人心,最后也不過寡逝于上陽宮。

她們本來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故為了那難填的欲壑而行不義之事。權(quán)傾朝野又如何?得了天下又如何?最后也不過是一個為達(dá)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怪物,為世人所詬病。

三、做事不擇手段之人,傷人害己

從什么時候開始,對第一的崇拜和羨慕變成了嫉妒和恨?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些邪惡的念想開始主導(dǎo)我們的心志?

嫉妒者,亡軀之害也。

一個人總是嫉妒別人高于自己,而心生歹意,最終只能賠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師出同門的龐涓、孫臏本來親如兄弟,卻因嫉妒作怪,龐涓狠心殘害孫臏,使其重度殘廢。人出來混,是要還的。桂陵之戰(zhàn)中,孫臏以逸待勞,使魏軍慘敗,龐涓也萬箭穿心而死。

歆(xīn)羨者,得人之利也。

一個人若能本著欣賞、欽佩的心態(tài)去看待他人,就會有更多的人才愿意和他共事。

“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諸葛亮出茅廬,助劉備奪荊州,定蜀川,堪稱劉備第一軍師。然而,他并沒有這么狹隘,他還向劉備引薦了自己的同門——龐統(tǒng),兩人共同輔佐劉備。既而,子初、孝直亦效力于劉備麾下。

同樣是師出同門,同樣是智謀高士。怎奈龐涓如此善妒,而諸葛亮卻又何等海量。只因龐涓的心里裝的只是自己的地位,那不容別人超越的第一的地位;而諸葛亮的心里承載的是道義,是正統(tǒng),是天下,是百姓。

一個有志于第一的人,是個積極上進(jìn)的人;但是一個為了第一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人,只是個自私到變態(tài)的人。

當(dāng)我們?yōu)榱说玫谝欢粨袷侄蔚娜埡λ耍曀诵悦绮萁?,這第一就失去了它最初的定義。它不再是由道而生的一,不再是萬物之源,而是萬惡之源。它是一把利刃,一把會傷人,但也會傷自己的利刃。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941547600134200

作者:水木然,百萬級暢銷書作者,微信號:vv59336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diǎn),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