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這3個“中式智慧”,你越早知道越好!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jī)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本文系京博國學(xué)原創(chuàng),作者小荷聽雨

聽過這么一句話:“淺水喧鬧,深潭無波?!?br>
淺水用喧嘩顯示自己的存在,而深潭靜默沉著,低調(diào)示人。

為人處世,亦是如此。與人爭長較短,炫耀學(xué)識,不過是驕傲自大的表現(xiàn)。

如此,非但贏不到別人的尊重,有可能還會招來災(zāi)禍劫難。

正所謂“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其實《道德經(jīng)》里,早就告誡過我們3個“中式智慧”,大家越早知道越好。

1

善者不辯

《道德經(jīng)》言:“善者不辯,辯者不善?!?br>
行善事之人不喜爭辯,而善于爭辯之人往往內(nèi)心不善良。

季羨林和臧克家在飯館吃飯時,曾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

隔壁小孩媽媽有事離開,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哇哇大哭。

季羨林看見,立馬幫忙扶起小孩。小孩媽媽回來,誤以為他欺負(fù)小孩,對著季羨林大罵:“一個大人干嘛欺負(fù)小孩,要是我兒子受傷了,跟你沒完?!?br>
周圍的顧客看不下去,指責(zé)女人蠻不講理:“是孩子自己摔倒了,這位先生好心幫你扶起他,你怎能不問青紅皂白就罵人呢?” 女人自知理虧,便不再說話。

事后,臧克家問季羨林,明明被誤解了,為何不還嘴?

季羨林笑著說:“這就是我不還嘴的理由。和一個罵你的人爆粗口,接下來就是無休止的爭辯,這是一個不好的開始,我不回嘴,就斬斷了這個不好的開始?!?br>
生活中,難免會被人誤解,甚至是污蔑、詆毀,一直以為“理越辯越明”。殊不知,不辯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事實上,我們根本不需要去與別人辯論什么,也不需要去證明自己是否正確,因為相信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信你的人解釋也沒用。

“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凡夫不可以語道?!焙蛯哟尾煌娜宿q論,那是無謂的消耗;和意見不同的人辯論,無法辨出勝負(fù)。辯與不辯,事實自然存在。

更何況,辯解有時候是“越描越黑”。對于別人的誤會,可以善意的解釋一下;別人若是不理解,也就算了,不必執(zhí)著,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凡事做好自己,便是最好的證明。

2

知者不博

很多時候,我們懂得越少,越會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當(dāng)我們懂得越多,就會覺得自己知之甚少。

所謂“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便是這個道理。

蘇東坡去拜會王安石,恰好他不在家。

蘇東坡在書房里等候,看到書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詩:“西風(fēng)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br>
他不由暗笑當(dāng)朝宰相連常識都不懂,菊花開在秋季,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會落瓣。

于是,他在詩句下面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xì)吟?!?br>
王安石回來看到后,并沒有說什么。

后來,蘇東坡被貶黃州,重陽節(jié)邀好友到后園賞菊??吹綀@里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他目瞪口呆。詢問友人,才知菊花通常不落瓣,但黃州的菊花比較特殊,是落瓣的。

蘇東坡這時想起給王安石續(xù)詩的往事,醒悟到自己見識不廣,只看一面而不知總體,從此不敢輕易笑人。

俗話說:“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br>
當(dāng)你掌握的知識越多,眼界就越開闊,接觸到的事物就越多,就明白自己能力的界限。

所以真正有知識的人,是不會到處炫耀和賣弄的,他們明白自己的渺小和學(xué)無止境。

反之,知道得越少,一些人就不能正確評估自己,也無法客觀評價他人,故常常自以為是。

《菜根譚》有言:“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人常遜美而公善。”

一個人,不管學(xué)問有多大,都要學(xué)會謙遜,不可以炫耀自己的經(jīng)驗學(xué)識。

擁有驕傲的資本,而又謙卑謹(jǐn)慎,才是真正的大本事。

3

功者不居

三國文學(xué)家李康在《運命論》里講:“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br>
有一些人,才華出眾卻喜歡自我夸耀,往往招人反感,甚至暗中吃大虧而不自知。

一個思想成熟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斂藏,而非炫耀。

歷經(jīng)多年奮戰(zhàn),湘軍終于攻破南京,平定太平天國。曾國藩立下赫赫戰(zhàn)功,被封為毅勇侯,功成名就。

然而,曾國藩卻沒有沉浸在享受名利的得意之中。他第一時間選擇了急流勇退,用行動避免了他人的猜疑、妒忌和禍患。

他給弟弟曾國荃寄寫信,“金陵克復(fù),兄弟皆當(dāng)引退,即以此為張本也?!?br>
他甚至決定,自剪羽翼,裁撤湘軍,“奏準(zhǔn)裁撤湘軍兩萬五千人”。

事后,曾國藩果然功名無損,一生善得始終,家族興旺。

后人評價他“論功則推以讓人,任勞則引為己則”。

一個人取得了成績,難免會沾沾自喜、洋洋自得,而導(dǎo)致他人的羨慕嫉妒,甚至是非議、排斥與孤立。不張揚、不炫耀,不膨脹,是最好的姿態(tài)。

真正厲害的人,總是在默默做事,他們懂得收斂鋒芒、含蓄內(nèi)斂,懂得平衡和選擇。

老子說:“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br>
成熟的人自處低下,善良寬容不與人爭,博學(xué)多才不炫耀自夸,成就聲名不居功自傲。

歷盡千帆,閱人無數(shù)后,才發(fā)現(xiàn)低調(diào)是融在骨子里的成熟。

居高自傲,是只會登高跌重,毀了自己。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03027977384621

作者:水木然,百萬級暢銷書作者,微信號:vv59336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