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累世的修行,只是為了找回真我

“道”是什么?就是無數(shù)人,生生世世都難以靠近的那個“本我”。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體內(nèi)絲毫不少一點。所謂的八萬四千法,所謂的努力修行,只是針對你的大腦而已。



因為你頭腦里的障礙太多了,多如河沙,障礙著你不認識道。當你頭腦轉(zhuǎn)變后,道也就自然顯現(xiàn)了,因為道本來就在萬事萬物之中。



仔細分析千門萬法,都是在讓你放下再放下,清靜再清靜。所謂的努力和修行,都是針對放下和清靜所設(shè)計的。



進入道之前的那段距離,需要努力去修。一旦你進入了道,你才知道:道不需要修,它本來就無處不在。



道猶如虛空,無形無相,無聲無息,無作無為、如如不動。你不可能見到它,也不可能找到它。它在萬事萬物之中,萬事萬物皆是它的自然流露。它清靜無為,如如不動。但又能通過萬事萬物,顯現(xiàn)出它無窮的妙用。



萬事萬物無處不在,真我本性也無處不在。山河大地,動潛飛植都是真我。雖不可見,但又無處不見。





你的肉體不是真我,思想也不是真我。許多修行人認為,靈魂是真我。其實,靈魂還不是真我。靈魂還是針對肉體這層外殼而言,是這個肉體的靈魂。



肉體與靈體都是物質(zhì)的,只是一陽一陰,陰陽互存而已。靈魂出殼與悟道解脫,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平常人所講的靈魂出殼,是你的潛意識這個識神,出去玩一玩而已,它根本不能超越三界。



只有悟道之后,找到了你那個真我,才能超越三界,得到徹底解脫。道無處不在,當然不存在三界之界。道無我無他,無我又如何生?無生又如何有滅?因此,道本身就不生不滅,本身就是最徹底的解脫。



因此,你只有進入道里,你才能證悟到,不生不滅的徹底解脫。但是,無論你用多豐富的語言來描述道,來形容本來面目,都無法準確和貼切,《道德經(jīng)》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要想接近它,只有通過它表現(xiàn)出來的特性為標準,通過修行改變自己。與道達成同一頻率,才能進入道。



道最明顯的特性,就是清靜無為、平等無分別、無我無他、如如不動。悟道如同品茶,別人品茶(開悟)后,無論怎樣給你描述,你還是不知道此茶(悟道)是什么滋味。只有親自去品茶(證悟)。當你品過(開悟)之后,第三者依然不知道茶的滋味。



如何才能進入道呢?有人認為應(yīng)該多學(xué)知識,多看經(jīng)書,但是書本和知識,都不可能讓你進入道,只能在某個階段,引導(dǎo)你如何走路,指導(dǎo)你走哪條路,可以接近道。道不是來自于外面的知識,因為知識來自于頭腦的思維,是識而非智。道不是靠思維進入的,你腦子越復(fù)雜,想得越多反而離道越遠。



只有當你徹底空掉你的頭腦,進入一種清靜無為的,入定狀態(tài)時,你才能進入道。






此時你才發(fā)現(xiàn),道本來就是現(xiàn)成的,只是自己一直都在玩頭腦游戲,總在向外求,向知識里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點可憐的知識,一直障礙在門外了,這就是所知障。



古大德說:悟道不難,唯嫌撿擇?!笓鞊瘛咕褪欠謩e和取舍,有了分別心,才會去撿擇,道是平等無分別的。心里有二、三,才會去撿擇,回到「一」就不會再有,什么分別和撿擇,因為「一」已經(jīng)接近了道。



道如同一面鏡子,無論什么事物,照在鏡子里,原來什么樣就是什么樣,鏡子不會分別,這個事物好壞、丑美、善惡。人不僅有分別,而且樣樣事物,都要分別個好壞、是非。



如果你能回光返照,留心察覺自己,剛才起動的每一個念頭,你才能覺知自己,念念都是分別。這是多生多劫,養(yǎng)成的最大習(xí)氣。因此,要想接近道,首先要斷掉分別的習(xí)氣,因為道是沒有分別的。



古大德說:成道不難,放下既是。但是,人卻有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親情,放不下錢財名利,放不下所執(zhí)著的一切。而一切都是圍繞著一個「我」字。因此,最大的放不下就是「我執(zhí)」。一切都是我想得到的,我不愿失去這些,可以使我享受的即得利益。而且「我執(zhí)」較重的人,最愛顯示自己,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因此,悟道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執(zhí)」。



道的特性是無我、無他,你只要心里還有我,還不能達到忘我、無我的心境,圍繞著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



本性沒有自我,一切都是恒順眾生。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凈,有我就是在執(zhí)著個性,有我就失去了整體性,那么,你就永遠不可能進入道。







第二個最難放下的是「我見」。我見就是執(zhí)著自己的見解,一切都認為自己的見解對,別人的見解不對,總不愿恒順眾生,還是在處處突出自我的個性。



當別人的見解,與自己不同時,就生氣煩惱,并與別人發(fā)生矛盾和紛爭。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些對我見越執(zhí)著的人,反而離道越遠,這就是個性。個性越強,反而離整體性越遠,宇宙是一個整體,因此,越執(zhí)著我見離道越遠。



道清靜無為,如如不動。萬事萬物雖然,都是它的顯現(xiàn),但它卻無念。這一切顯現(xiàn),都是自然的緣聚緣散。絕非道的有意安排,也不是道和上帝的造就。



有些人或一些宗教認為:宇宙的一切,都是道或上帝安排的。其實你想錯了,道和上帝是清靜無為的,他們絕不會活的那么累。但是,人的人心習(xí)氣卻總愛琢磨事,琢磨人,腦子不能有一點空閑,閑一會兒,就覺得無聊和寂寞,總想表現(xiàn)自己,顯示自我的個性,發(fā)表自我的見解,總要千方百計想出點事,來填補無聊和空虛。



這就使人們多生多劫以來,養(yǎng)成了攀緣、動念的習(xí)氣。這種習(xí)氣使你的心,從沒有清靜過,心總往外馳,心馳則神往。



古人造字非常合道,「心」是三點魂,外加一把鉤。古人知道人有三魂,其中在外面的一點是「光魂」,光魂在天不在身,因為它特別亮,人體色身難以承受,當人投胎轉(zhuǎn)世時,它只能留在外面。



外面的另一點是「陰魂」,由于眾生妄念外散,神魂常在外面,為財色名利終生奔波不息,因此,陰魂也在外不在身。中間一點謂「色魂」,由于此魂投胎后,被肉體所困,一把鉤代表肉體色身。



人在受孕剛剛成胎,直到出生前,都是這種彎曲身體的形狀。此身像一把鉤鉤住色魂,直到死亡的時候,色魂才離開肉體。



可見人的心,時刻不停地,被外界事物所誘惑,為外界事物所奔波,雖有三魂,卻有兩魂在外。這些都是古人用天眼所看到的,「心」字如此構(gòu)造確有其理,絕非胡亂隨意編造。如果我們能把這顆,好動的心停息下來,把自己的思想,徹底空掉,使它常處于清靜無為之中,你就接近了道。但是,人們卻愛自尋煩惱,不停地在制造妄念。以至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習(xí)氣。



許多修行人,甚至想靜也靜不下來,大腦形成的慣性,自動地、不停地在想,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即使睡著了,做夢還是在不停地想。



人體95%的能量,都是胡思亂想消耗出去的。因此,所有的法門,包括念經(jīng)、修法、念咒、打坐、結(jié)印、修定、戒律、節(jié)食、辟谷、不倒單等,都是在幫你把,繁雜的思想停下來,使你的心清靜無為。



攀緣就是分別心,分別出有好有壞,你才會去攀緣。攀緣使你攀附兩邊,遠離中道,產(chǎn)生「愛見」煩惱?!笎邸篃朗撬蓟?,「見」煩惱是見解上的迷惑。有「見思惑」二障就不能出離六道,不能了脫生死。







如何辨別攀緣心呢?可從怨親的分別上看,放不下對親屬、親朋、情侶的執(zhí)著過愛,放不下對怨家對頭的記恨,總是掛在心上。



經(jīng)常想過去的事,以后的事,未發(fā)生的事,與自己無關(guān)的事,擔(dān)心兒孫將來的事,甚至找別人算卦,看命問吉兇等等,都屬于攀緣。甚至做好事,度人也在執(zhí)著攀緣,不知另一面卻是在造惡。



道是清靜無為的,攀緣則是有為,有為就是在造業(yè),造下業(yè)因,將來必會因緣而生。因此,只要還存有攀緣之心,就背離了道,就出不了六道輪回。



所謂道法無邊,即不落兩邊之意。而凡夫都是在執(zhí)著兩邊,不合中道。只有隨緣做事,而又不思善惡,不計得失,不求結(jié)果,不為回報,雖也做事,但清靜無為,合道而行。

 

道如如不動,修行的千門萬法,其共同點都是在修一個「定」字。修定就是靠近那個,如如不動的道。修定關(guān)鍵仍在于心,當遇到外緣時,正是考驗?zāi)?,是否見境動心,是否心隨境轉(zhuǎn)。如能把握隨緣不變,這就是定力,定力就能使境隨心轉(zhuǎn)。



當你清靜無為時,你就接近了道。當你靜極生定時,你就能進入道。當你定中生慧時,你才能真正悟道。當你能把智慧靈活變通地,運用在實踐中時,你才是真正地證道,這就是悟道的程序和過程。當你的心真正達到清靜無為,如如不動時,你就是法身了!



生之為人,本來就是一件殘酷的事情




能生而為人的,無非兩種:一種是乘愿而來的;一種是被業(yè)力驅(qū)使而來的。第一種就無所謂討論了,非一般人的境界;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屬于第二種。



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被業(yè)力驅(qū)使而成人的。顯然,這業(yè)力的顯發(fā),達不到天甚至魔道的境界,因此就淪落為人了。那些所謂人是萬物之靈的叫囂,不過是人類的無知呻吟而已。



人,就是一個半拉子工程,不像地獄、鬼道等純苦,也不象天界純樂。有苦有樂,就此而人生。但歸根結(jié)底,三界之內(nèi),無樂可言。



正因為人并不是什么純善之輩,人的本質(zhì)上,從投胎而來那業(yè)力中,就包含了墮落、惡毒的一面,因此,在人的世界中,惡毒、墮落、殘酷,是永遠的主題。



絕大多數(shù)的人,最后都是要到鬼道、地獄、畜生那里輪回去的。地獄門前僧道多,別以為自己相信了道,就帶了保險。很多的所謂信,不過是偷心而已。



其實,根本無須說什么死后的輪回。就說這現(xiàn)實的人生,一句最殘酷的話,就是注定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不可能達到現(xiàn)實經(jīng)濟社會所謂成功的標準;而達到所謂成功標準的人,又絕大多數(shù)都是為自己種鬼道、地獄、畜生的種子;而更多的人,是在走向所謂成功的路上倒下時,同時為自己種下了鬼道、地獄、畜生的種子。





五濁惡世,每一步、每一瞬間都是陷阱,無論是現(xiàn)世還是后世的,墮落的陷阱永遠包圍著每一個人


試想,如果人人都是步步蓮花中,又何謂五濁惡世?


人,總有一種可笑的想法,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欠了他的。你自己隨著自己的業(yè)力投胎而來成為人,本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成了人以后,造愚蠢之業(yè)、失敗之業(yè)、竹籃打水之業(yè),又與別人何干?



世界,最可笑的就是求別人救之人了;請問,別人為什么要救你?別用所謂的慈悲來忽悠,所有的業(yè),最終都是自作自受的,沒有人能替代你。




面對人生的殘酷,逃避是沒用的,偷心也是沒用的,無論如何,只能直面。任何東西,必須置身其中,才能洞穿而過。不透過一切,就會被一切所業(yè)力。



而更有下劣之徒,把不在此山中當成了信條,永遠以一種旁觀的心態(tài)去看,這樣以為就可以不當局者迷了,因此,造就了一群夸夸其談之徒,永遠沒有了投身其中的實行。



不入地獄,如何能空地獄?不入迷中,何能破迷?但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說食數(shù)寶之流。而下劣者,就更是到處去找拐杖,他們的人生,就是一個找拐杖的鬧劇,每天探討的,就是天下誰是第一拐杖,有了這拐杖,就可以一勞永逸了。請問,這些人,你自己的腳去哪里了?

世界上沒有什么拐杖,一個雙腳立地,一頭頂天的人,為什么要拐杖?

愿讀此文者,皆開悟見性。

愿轉(zhuǎn)此文者,皆圓滿人生。

愿贊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愿以此文功德回向所有看過此篇文章的人。

轉(zhuǎn)載請注明本文編輯整理:身心靈(shenxinlingdao)

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部分文章和圖片來于網(wǎng)絡(luò)和網(wǎng)友推薦,如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歡迎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