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明確禁止“一對一”,大學生家教也懸了,做家教成高風險職業(yè)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頁。方法打開本網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文|菊小醫(yī)話育兒,原創(chuàng)好文,歡迎轉發(fā)分享。
“雙減”政策出臺,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卻讓家長們議論紛紛。
不少家長抱怨說,未來有三種家庭不用愁了,一是有錢家庭,二是教師家庭,三是有全職媽媽的家庭,可是我家孩子怎么辦?
于是,部分家長越想越不對勁,依然無法停止焦慮。
多地禁止“一對一”,大學生家教也懸了
有的家長腦袋靈活,從應試教育很快轉向素質教育;有的家長直接選擇“躺平”;不過,也有家長“想不開”,試圖尋找其他補課途徑,比如請“一對一”私人家教(包括大學生家教、住家家教)。
然而,前陣子北京教委發(fā)布通報,禁止機構和個人無辦學許可證、違規(guī)開展學科培訓,之后多地也發(fā)布相關公告及時響應。
總之,現(xiàn)在“一對一”家教也算違規(guī),從今以后,大學生家教必屬高風險職業(yè),打算請“一對一”家教的家長希望再一次破滅。
坦白講,“一對一”家教以前價格還算公道,十幾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做家教25-70元/小時,如今都是100-200元/小時,甚至還有上千的,不敢想象。
現(xiàn)在“雙減”之下,家教市場更火爆,價格也飛漲,若不加以管制恐造成的社會危害遠超其帶來的好處。
有住家家教年薪超30萬,要求英語六級以上、口語流利,甚至要求最好有海外留學經歷。照這勢頭發(fā)展下去,教育內卷還可能繼續(xù)“卷”,而且很多家長辛苦工作到頭來可能是給家教“打工”了。
因此,禁止“一對一”私人家教確有幾分道理,只不過禁止有必要嗎?真的可行嗎?眼看家教市場就要火爆起來,這么快就能抹殺在搖籃中?
禁止“一對一”家教,有這個必要嗎
國家禁止校外培訓是為了緩解教育內卷,還家長們一片教育的“藍天”,而禁止“一對一”家教則是為了體現(xiàn)教育的公平性。
教育有絕對的公平嗎?答案不言而喻。
地區(qū)政策的不同和師資力量的差異,導致教育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不管大家怎么提倡教育公平,國家也只能盡可能做到公平,而絕對公平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愿望。
正是因為高考制度的存在,讓大多數(shù)孩子有了相對公平的教育機會和改變命運的機會。高考不是絕對公平,但它能保證相對公平。
雖然很難有教育的絕對公平,但是不代表就應該放棄,畢竟大部分孩子都是出自普通家庭,他們需要教育公平。
追求教育的絕對公平是一直需要努力的方向,而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部分家長的做法會延長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時間。
他們想方設法為孩子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比如報校外輔導班,請一對一私教、大學生家教等等,其實這些做法都只會延長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時間。
因此,禁止“一對一”家教,有這個必要嗎?我的答案是有必要!
禁止“一對一”家教,如何處罰是難題
眾所周知,很多一對一家教,大部分都是未畢業(yè)的大學生,他們是不可能有辦學許可證的。簡而言之,家教都屬于“無證上崗”。
目前,多地已對此進行明確禁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教委的通報中還首次曬出對無證從事學科類一對一輔導的個人經營者的處罰,可見國家對此的整頓是有一定決心的。
不過說實在的,禁止“一對一”私教和大學生家教還是很有難度,畢竟這個涉及隱私權。
如果說家長及家教老師雙方達成協(xié)議,都承諾不告知其他任何人,除了“你知我知”,別人怎么可能知道?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怎么可能“翻船”?
畢竟家庭的一切活動都是個人隱私了,挨家挨戶搜查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被鄰居或小區(qū)住戶舉報,目前也沒有相關法律法規(guī)可以處罰家長。
至于大學生家教老師,因為是非在職老師,而且大學也未畢業(yè),取消教師資質的懲罰就是形同虛設了。
當然,就因為給別人補課了就不讓人畢業(yè),是不太可能的,最多沒收補課費,進行通報批評。
加之,現(xiàn)在很多有錢人家請的家政服務人員,也需要有一定家庭教育能力,所以人家有錢請“保姆”不是人之常情嗎?你怎么查?
所以,目前對于“一對一”私教、家教的懲罰存在一定難度,這很可能導致打擊不力、不徹底。
寫在最后
很多人擔心“一對一”私教、家教根本禁止不住,起初我也有同樣的擔憂。不過,仔細觀察各個地方的通報就會發(fā)現(xiàn),國家對此決心還是很大。
多地規(guī)定無辦學許可證的個人進行一對一學科輔導就算違規(guī),這已經是史無前例的整頓措施了?;蛟S,未來還會有更多地方出臺相關規(guī)定。
換個角度想想,國家會給個人發(fā)證嗎?大學生都是一群高素質的人才,難道這還不明白?如果非要去冒險做家教,那也別怪被通報出來了,未來前途也必將受到影響。
即便是家政服務行業(yè)可能含有學科輔導業(yè)務的情況,也是不被允許的,畢竟法律法規(guī)已經說了,無辦學許可證的個人提供科學一對一輔導都屬于違規(guī)。這已經是從源頭上把關了,即使有一部分人想以身試法,那必定還是少數(shù)。
最后,還希望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光處罰教師、非在職教師是不夠的,還應該對家長有一定約束才行。
菊以高潔會淵明,吾以文會友。曾是多年醫(yī)學編輯的我,現(xiàn)為兩只小棉襖的媽媽,每天努力碼字,只愿為千萬家庭帶去專業(yè)、有趣、獨特的教育觀點。原創(chuàng)不易,你的認可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038250672039005
作者:菊小醫(yī)話育兒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