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成本管控不佳,導致多花「冤枉錢」的常見錯誤有哪些?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頁。方法打開本網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疫情加速企業(yè)云端應用的導入,但企業(yè)在「云端成本」的管理有做好嗎?根據Gartner 最新調查,即便目前已經有7 成企業(yè)將工作遷移到公有云,但到2024 年時仍有6 成I&O 主管面臨公有云成本超支的問題。
云端成本管控不佳,導致多花「冤枉錢」的常見錯誤有哪些?Gartner 大致分為3 點,分別為「不合適的云端遷移團隊」、「應用程序評定過于倉促」和「登陸區(qū)域設計不佳」。
一、不合適的云端遷移團隊
挑選合適的云端遷移團隊,是企業(yè)成功上云的第一步。然而許多企業(yè)常因為成本而選擇內部團隊負責,最終卻面臨出錯與重工,導致整體成本增加。
二、應用程序評定過于倉促
確認團隊后的下一步將會是「應用程序評估」,并不是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適用相同的遷移方式,例如某些企業(yè)因為趕著上云,在沒有調整的情況下,直接將許多內部部署的應用程序托管到云端,如此一來頭痛的就是后續(xù)的營運成本。
專家建議,在此情況下,更好的方式將會是以「云原生」方式重新建構應用程序,或是直接以SaaS 的替代方案取代。同時,過于倉促的評估,也可能讓內部應用程序出現依賴性問題,導致遷移的分組和排序不正確,或是網絡性能不佳等問題。
三、云端登陸區(qū)域設計不佳
云端登陸區(qū)(landing zone)若沒有合適的建構,也將使企業(yè)在云端遷移上遇到數據安全性與合用性的問題。登陸區(qū)的設置建議包含賬戶結構、聯(lián)合身份驗證、虛擬私有云(VPC) 網絡、以角色為基礎的存取控制(RBAC) ,以及用于監(jiān)控、安全和配置管理的基礎設施。
#云計算#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128632826702032
作者:百家號四川人在香港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