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奸害死楊靖宇,解放后隱藏于人民軍隊當官,一場雨暴露其真面目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1940年2月23日,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的一片原始叢林中響起陣陣刺耳槍聲。

畫面一轉,一個衣著破舊的男人正在與敵軍浴血奮戰(zhàn),他就是楊靖宇將軍。當時的他已經(jīng)斷糧五天,并且身患重感冒。寒冷的天氣使他的雙腿出現(xiàn)嚴重凍傷,在與敵人糾纏中,他的右臂掛了彩……然而憑借鋼鐵的意志,他仍堅持著將槍口對準敵方。

日軍使用的武器是機槍,密集的子彈不斷向楊靖宇襲來,在那危機時刻,英雄仍未氣餒,繼續(xù)用一把小手槍收割著敵人的性命。

然而,雙拳終究難敵四手,接連戰(zhàn)斗幾天幾夜之后,楊靖宇難免有些疲乏?!班?!”一枚子彈突然打中了他的胸膛,楊靖宇倒在了冰天雪地之中,鮮血染紅了那片土地,他永遠閉上了自己的雙眼,享年35歲。良將如此年輕就失去生命,全民默哀!

日本鬼子們無法理解,是什么支撐著楊靖宇與他們糾纏了五天五夜,為搞清這個問題,他們竟殘忍地解剖了英雄的遺體,然后發(fā)現(xiàn)楊靖宇的胃中只有一些枯草和棉絮,無一滴糧食。鬼子們震驚了,他們難以想象中國軍人們竟能為保護國家,做到這個地步。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敬佩道:“雖然是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他是一位大大的英雄!”

此事發(fā)生后,全國人民都有些不解,究竟是什么樣的原因,才會讓楊靖宇將軍身處于那樣的絕境?為了得到答案,眾人查詢了很久,最終發(fā)現(xiàn),一切的原由,是因為有奸人作祟。

漢奸出賣了楊靖宇,才使他被敵人害死。而其中最大的罪魁禍首,便是本文的主角——漢奸程斌。

程斌出生于1911年,是吉林伊春人。曾經(jīng)上過中學,比起當時很多讀不起書的戰(zhàn)士,他還算是一個小知識分子。中學畢業(yè)后,程斌在一家位于長春的鐘表店中做學徒。

日本鬼子全面進攻中國后,迅速占領了東北,東北人民深受敵人的壓迫。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有志之士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敵軍發(fā)動攻勢。當時的程斌也是一個熱血青年,眼看鄉(xiāng)親們被日本鬼子欺辱,他決定加入革命組織,為抗擊日軍做出自己的貢獻。

20歲的程斌加入了磐石抗日義勇軍,因表現(xiàn)優(yōu)異,他于次年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程斌讀過書,認識不少漢字,比起其他將士,上級總會優(yōu)先考慮培養(yǎng)他。楊靖宇將軍也很喜歡他聰明伶俐的那股勁,對他多有栽培。

1934年,程斌被晉升為師長,1935年,為壯大革命隊伍,程斌只身找到一支土匪武裝,花費很長一段時間給他們灌輸革命理念,告訴他們愛國思想,幾天之后,有超過1000名土匪自愿加入抗日隊伍。

1936年,抗聯(lián)軍隊正式成立,楊靖宇出任第1軍司令,程斌被提拔為第1師師長。在一場戰(zhàn)斗中,程斌受上級指示,對地主大院發(fā)起進攻。惡霸地主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也糾集勢力,前來應戰(zhàn)。戰(zhàn)斗結束后,有22位英雄壯烈犧牲,惡勢力試圖破壞英雄們的遺體,以此向眾人示威。就在敵人想要將英雄們全部掩埋之際,得到消息的程斌飛馳而來,極力搶回戰(zhàn)士們的遺體,避免他們死后受敵人侮辱。在此之后,程斌鄭重地掩埋了這些戰(zhàn)士們。

1936年6月,楊靖宇在草河掌的一處抗聯(lián)密營中召開了一次干部會議,經(jīng)過商議,眾人決定從第一師中抽出一批革命骨干,組成西征軍隊。任命師長程斌,師政委宋鐵巖以及參謀長李敏煥為指揮官,帶領第一師師部、第三軍團等將士們一同出征。

這是東北抗聯(lián)歷史上第一次西征,參與的士兵統(tǒng)共有300多名,然而,他們的路途卻并不順利。

政委宋鐵巖此前忙于革命,常年飲食不規(guī)律讓他身患嚴重肺病。半路途中宋鐵巖舊疾復發(fā),因為病情太過嚴重,眾人只得把他送回駐地。同時,為保證他的安全,大家派遣少年營一個排負責送他回去。

程斌與李敏煥繼續(xù)帶隊前進,眾人越過高山,走過安奉鐵路線,跨過摩天嶺,即將到達遼陽境內。一路上,為了減少損失,他們經(jīng)常白天休息,晚上趕路。即便如此,眾人還是經(jīng)常被敵軍發(fā)現(xiàn),折損了許多戰(zhàn)士。

另一個導致戰(zhàn)士們處于艱難境地的原因,是當時東北地區(qū)勢力混雜,不僅僅是日本鬼子,山上的土匪也經(jīng)常下山欺壓百姓,在這樣的形勢下,大家根本分不清哪一隊是抗日力量,哪一隊是土匪漢奸,因此,士兵們常常會面臨找不到住宿點以及得不到村民們物資補給的困境。參謀長李敏煥曾經(jīng)表示:

    “我們到了一戶農家敲門,農民不肯開門,我們只好在屋外等著。天亮以后,屋門突然打開,沖出來一個老頭,揮舞著扎槍把兩名戰(zhàn)士刺傷了?!?br>
從上面我們也能看到,西征軍隊一行人的困難。因為找不到糧食,士兵們只能在深山老林中找野菜和野果子果腹,但是,那種東西終歸是填不飽肚子的。因此,7月8日,將士們冷靜思考過后,決定放棄此次西征計劃,分三路返回駐軍地點。

其中,第一部分是三團中的50名士兵;第二部分是程斌和李敏煥帶領的師部以及保衛(wèi)連,統(tǒng)共70名士兵;第三路是少年營的戰(zhàn)士們,統(tǒng)共80名士兵。

7月9日,程斌和李敏煥等人突然遭遇敵軍,在那危急時刻,眾人逃至一個礦洞中隱藏起來,才得以保全自身性命。確定日軍部隊走后,戰(zhàn)士們才從洞中出來,繼續(xù)向駐軍地點進發(fā)。

12日,程斌等人再次看到敵軍部隊,當時眾人潛伏在樹林之中,敵軍就從他們身邊經(jīng)過,雙方相隔幾十米的距離,大家紛紛心跳加速,如果日本鬼子細心一點,戰(zhàn)士們很有可能被他們發(fā)現(xiàn)。所幸日本鬼子搜查得不夠仔細,大家再次逃過一劫。

14日,軍隊挺進大長嶺。這個地區(qū)的人民明白眼前部隊是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士之后,都很熱情。那天夜晚,大家得以在村民家中休整一宿。

戰(zhàn)士們繼續(xù)進發(fā),于15日抵達摩天嶺。正午時分,程斌等人發(fā)現(xiàn)前方不遠處有一批日本鬼子正在吃飯。通過觀察,眾人發(fā)現(xiàn)敵方有80人左右,而且不知是不是因為太久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斗,這支部隊竟松懈到?jīng)]有設置崗哨。程斌深知,這是一個偷襲的良機。

他帶領戰(zhàn)士們悄悄逼近,包圍所有日本鬼子,當一切準備就緒后,程斌一聲令下,戰(zhàn)士們立即興奮地拔槍開火。這突如其來的進攻,打得敵軍猝不及防。

日本鬼子還來不及反抗就被我軍盡數(shù)殲滅,眾人打了個漂亮的大勝仗。下山清點物資時,眾人發(fā)現(xiàn)帶隊的竟是日軍的一個大尉。能夠打死日本軍官,大家都很高興。除此之外,另一件讓大家喜悅的事情,是眾人繳獲了30多把步槍,5把手槍以及1挺輕機槍。

從上面,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程斌以前絕對是一個英勇的戰(zhàn)士,那么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深淵,變成一個叛徒的呢?

日本鬼子侵占東北之后,一直把這個地方當做逐步占領全中國的后方基地,然而抗聯(lián)的存在卻使他們認為的安全地變得不再安全,于是,抗聯(lián)部隊便成了他們的心腹大患。楊靖宇所帶領的第一軍更是他們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釘”。

為了殺掉楊靖宇將軍,日本鬼子發(fā)動過幾次突襲,但都被將軍躲過了,在那種時刻,敵人想出一個陰險的法子——離間抗聯(lián)戰(zhàn)士,讓他們由內部瓦解,從而達到消滅楊靖宇將軍的目的。

日本鬼子明白,普通的法子無法讓楊靖宇培養(yǎng)的部下喪失革命信念,于是,他們開始將軍事中心放在抗聯(lián)一師身上,同時給予經(jīng)濟封鎖,破壞一師根據(jù)地周圍的房屋,遷走周邊所有村民。于是,一師沒有了后勤補給。

除此之外,因為日軍的封鎖,戰(zhàn)士們還無法與主力部隊取得聯(lián)系。程斌率眾將士孤軍奮戰(zhàn)多日后,開始對革命前景抱有悲觀的態(tài)度。他不知道,在那樣的絕境中,中國軍人還能堅持多久。

產(chǎn)生這樣的信念之后,距離他叛變也就不遠了。

日本軍隊也感受到了一師將領們身上那股萎靡氣息,他們明白,時機已經(jīng)成熟。他們特意派遣工作人員,對一師進行整體誘降計劃,日本鬼子許諾,只要他們無條件投降,金銀珠寶應有盡有,而且職位越高,許諾的東西就越多。很快,一些曾經(jīng)做過土匪,之后接受改編的叛徒脫去軍衣,成為了漢奸。

在這種趨勢下,越來越多將士動搖了革命決心,不久,又一驚人消息傳出——政治部主任胡國臣也背叛革命,投入敵軍懷抱。

最初階段,程斌雖對革命前景有些悲觀,但也沒有想要成為漢奸的打算,甚至在三團團長侯俊山散播悲觀情緒時,他憤怒地將侯俊山處決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革命信念越來越薄弱。

與此同時,為了取得日本主子的青睞,胡國臣獻出毒計——抓住程斌的母親作為人質,強迫他背叛革命。

程斌是個孝子,十分看重自己的母親,再加上他的革命信念之前就有所動搖,于是他很快便被同意投敵。

1938年6月29日,槍決了反對他投敵的三團政委李茨蘇之后,程斌要挾一師師部及保衛(wèi)連61人同他一起投敵,之后,為擴大自身價值,他又通知一師其余動搖者加入投降隊伍,在有將領叛變的情況下,三團和六團也有一些士兵退出了革命軍隊。

到了最后,跟隨程斌一同下山的,有115名士兵,他們的隊伍中還帶著一門步兵炮,五挺輕機槍,兩支自動步槍,82支步槍,72支手槍以及6000余發(fā)子彈。在那時,中國軍隊武器裝備本就不足的情況下,這支隊伍的離開使抗聯(lián)部隊元氣大傷。

看到程斌來降,日本鬼子十分高興,程斌被任命為隊長,他帶來的隊友都被改編成“討伐隊”,也稱“程大隊”,成為了抓捕楊靖宇將軍最賣力的漢奸。

程斌跟在楊靖宇身邊多年,深知如何能對抗聯(lián)部隊造成最大損害,于是,在投敵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帶人摧毀了密營。密營是抗聯(lián)藏于深山老林中的秘密據(jù)點,里面有糧食,藥物,槍械等戰(zhàn)士們的生活物資,這些東西被破壞之后,抗聯(lián)部隊立刻被逼入絕境。

而且,因為足夠了解楊靖宇的思路,程斌很輕易就能猜測出抗聯(lián)戰(zhàn)士們的隱藏地點。常常是楊靖宇等人剛剛轉移了一個據(jù)點,程斌就帶人找來了。于是,楊靖宇不得不帶領戰(zhàn)士們繼續(xù)逃亡。

據(jù)有關人員表示,此前日軍不敢深夜挺進山林之中,所以抗聯(lián)部隊可以在晚上休整一段時間,但程斌當上了叛徒就不一樣了,他敢進入深山當中,所以,即便是深夜,抗聯(lián)戰(zhàn)士們也得不到休息。

在敵軍極力圍剿之下,楊靖宇帶領的抗聯(lián)第一軍戰(zhàn)士們,很快便銳減至數(shù)百人,要知道不久之前部隊中可是有三四千名戰(zhàn)士的!這樣的情況實在令人痛心。為保存軍隊力量,楊靖宇將軍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分散突圍,等待時機重新會師。

敵軍炮火繼續(xù)逼近,到了1939年12月,楊靖宇身邊只剩下400名戰(zhàn)士。1940年2月2日,當大家再次發(fā)現(xiàn)楊靖宇等人時,跟隨他的戰(zhàn)士只剩下二十七八個人。時間一轉,2月15日,楊靖宇身邊只有6名戰(zhàn)士。

日本鬼子發(fā)現(xiàn)他們的地點,是在濛江縣(今靖宇縣)五斤頂子西北方的一個山坳里,看到他們的蹤影之后,日軍很快便追了上去,楊靖宇帶領部下邊打邊撤,慢慢向西南方向逃去。日本鬼子緊追不舍,一時間敵我雙方槍聲連綿不絕,戰(zhàn)況異常激烈。

下午3點,日本鬼子將楊靖宇等人逼至一個凹形地帶,雙方的距離,只差300米左右。日本副隊長伊藤對楊靖宇等人喊話:“你們逃不掉了,快點向我們投降吧!”楊靖宇將軍并未因此動搖革命信念,在那危急時刻,他想到的依然只有國家。將計就計,將軍對敵人說道:“你們不要攻擊,我立刻投降,但是在我投降之前,有些話想跟你們說一些,你們可以派個人過來嗎?”

伊藤以為將軍也只是個凡夫俗子而已,聽到這話,他立即放松了警惕,一邊說著“好好好,我馬上過去!”一邊走向將軍。

“嘭!嘭!嘭!”幾聲槍響過后,伊藤倒地不起,死前他的眼睛睜得很大,仿佛還沉浸在突然遇襲的呆愣狀態(tài)中。除他之外,還有6名敵軍也被打中,場面一片混亂,趁此良機,楊靖宇再次逃脫。

這是楊靖宇將軍最后一次指揮作戰(zhàn),暫且安全的楊靖宇命警衛(wèi)員黃生發(fā)以及司務長劉福泰等四名傷員轉移,身邊只留下朱文范與聶東華,一行人向著傷員的反方向前進,以轉移敵軍注意力。

2月18日,朱文范和聶東華在采購糧食時不幸被敵人發(fā)現(xiàn)。激戰(zhàn)半小時后,兩名戰(zhàn)士相繼犧牲。鬼子們在他們遺體找到了手槍、現(xiàn)金、手表、鋼筆、口琴以及楊靖宇的印鑒,以此,敵人推斷楊靖宇就在周圍。

為找出將軍,日軍甚至派出戰(zhàn)機進行偵查。

2月22日,連續(xù)多日未曾進食的楊靖宇將軍碰到了四個人,他們分別是偽牌長趙廷喜和孫長春、辛順禮、遲德順三個村民。因為想要圍剿山上的抗聯(lián)部隊,敵人禁止村民們帶糧食上山,于是,將軍懇求他們返回村莊,帶點糧食以及棉衣褲給他,這些東西都不是白送,他愿意多給點錢。

趙廷喜不明白將軍的執(zhí)著,明明只要投降他就能過上“好日子”,他勸將軍跟他一起成為一條走狗,將軍堅定地告訴他:“如果所有人民都投降了,咱們中國就完了?!?br>
最終,四人同意回村給將軍送些上來。然而,在回去的路上,他們巧遇了漢奸李正新。在漢奸的連哄帶騙之下,趙廷喜說出了實情。

李正新立刻將此事報告給日偽政府,很快他們便派出人馬,向著楊靖宇將軍所在地逼近,值得一提的是,趙廷喜還在其中充當著向導的工作。深藏于深山中的將軍未能等到老百姓送上山的物資,卻被偽軍團團圍住。

此時的敵軍仍未放棄讓將軍投降的妄想,日軍指揮官西谷喜代人向著將軍喊話:“君是楊司令否?”。楊靖宇將軍不想多言,正義凜然地說道:“不必多言,來戰(zhàn)!”

刺耳的槍聲響了大概半個小時,后來,楊靖宇將軍胸口中了一槍,子彈是由機槍射出的。將軍或許不知道,開槍的人也是他曾經(jīng)的一位部下……

就這樣,楊靖宇將軍慘死于叛徒之手。其中將軍雖不是程斌擊斃,卻也是被他一步步逼入那種境地的。

害死將軍之后,這些叛徒竟無恥地舉辦了一個慶祝會,會上擺滿了大魚大肉,那些人就坐在酒席上談論自己在殺害英雄時做出的“豐功偉績”!

當然,這些叛徒并未囂張多久,很快,程斌便得到了日本鬼子投降的消息。漢奸走狗們陷入深深地恐慌當中。程斌明白,憑他之前做出的那些事情,共產(chǎn)黨軍隊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于是,他開始與國民黨軍隊接洽,再次站上了人民的對立面。

1945年9月,程斌正式向國民黨軍提交了投名狀,并被改編為東北行轅直屬三縱隊。在隊伍中,程斌擔任著副總司令的職位,帶領部隊在遵化縣抵抗我軍。

他駐守在那座城池負隅頑抗了4個月之久,在一場戰(zhàn)役中,他甚至使我軍損失了一個營左右的兵力,戰(zhàn)爭結束后,他還在搜捕殺害了留在城中的20多名干部以及革命群眾。

遵化淪陷后,程斌迅速逃至唐山,被任命為上校副師長。不久后,大批國民黨軍隊抵達東北,程斌也被指派前往東北解放區(qū)與我軍戰(zhàn)斗。

后來因為侵占遼寧法庫縣,殺害了一批無辜共產(chǎn)黨人,程斌得到了國民黨將領的賞識,被提拔為少將。受到嘉獎后,程斌繼續(xù)作惡,干了不少損害我方利益的錯事。

1948年11月,沈陽宣布解放。程斌知道,國民黨軍隊勢力已經(jīng)日薄西山,沒有再與人民解放軍對抗的資本,于是,他便放棄了曾經(jīng)的職位,帶領家人,逃至北平。

隨著傅作義的起義,北平也歸入共軍掌控。眼看共產(chǎn)黨軍隊勢力越發(fā)強大,充滿野心的程斌決定重新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人。為隱瞞此前的黑暗歷史,他化名為程子平,趁機潛入傅作義帶領的北平起義軍當中,接受解放軍改編。

憑借此前的經(jīng)驗,以及自身的小聰明,程斌再次得到我軍的賞識,成為了一名副科長。

當然,他的副科長并沒有當多久,1951年2月,程斌出門辦事,天空突然下起暴雨,在那場雨中,程斌暴露了真面目。

當時程斌撐著傘在大街上行走著,突然,一個沒有帶傘的人沖進了他的傘中。打了一個照面后,兩人都愣住了。

“師座?!”來人震驚地說道。

“劉其昌,怎么是你?”程斌也被這樣的緣分驚住。

劉其昌是程斌此前的警衛(wèi),也是當年下山投敵的叛徒之一。

天空中天雷滾滾,地上的兩人也各有各地小算盤,他們維持著表面和諧,但雨停之后,他們都干了同一件事——向中央舉報對方。

就這樣,這位造成楊靖宇將軍身死的漢奸終于落入法網(wǎng),不久后,程斌與劉其昌相繼被政府處決。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599185379159711

作者:奧古說歷史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