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生前唯一照片曝光,87歲貴州老兵珍藏65年,無償捐給紀念館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對于中華兒女來說,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最著名的英雄之一,熊熊烈火雖吞噬掉了他年輕的生命,但中國軍事史上卻留下了他的姓名,他注定是要被人民永世銘記的。在他的老家重慶銅梁,建有一座邱少云烈士紀念館,當時朱德還親自為他題寫“邱少云烈士”紀念碑。

在偌大的場館內,雖然展示了這位革命烈士的生前用品,各種生平事跡的素材,但卻不曾見到他的一張照片,只是根據(jù)他幾位弟弟的相貌所繪制,與真人的樣貌難免有出入。國內也有很多去紀念館的游客認為無緣看到邱少云的真實相貌,實屬可惜。

時間點來到2016年元月,貴州遵義桐梓縣地方領導在基層走訪時,來到一位87歲,名叫陳大權的抗美援朝老兵的家中慰問,本以為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兵,卻不曾想其中一位公安局的領導偶然間看到老人手中拿著的一張照片,就好奇地問:“老同志,您這照片上的人是您自己嗎?”

陳大權回答道:“不是,他是邱少云!”

在座的各位領導一聽“邱少云”三個字立馬就驚到了,以為老人說錯了,他們立刻上前詢問老人是否可以給他們看一下照片,老人欣然答應。

只見照片上的人穿著軍裝,英俊不凡,留著偏分頭,長著一副濃眉大眼,精氣神十足,衣服袋里放著兩支鋼筆,他們看到照片背面寫著這么一段話,更是讓他們覺得老人說的話并非虛話,那么陳大權老人到底和邱少云是何關系呢,這張照片真的就是革命烈士邱少云嗎?

隨后公安局的領導開始和老人深入交流,這才向外界揭開了塵封了近70年的記憶。

1930年,陳大權出生在貴州桐梓縣木瓜鎮(zhèn)的一個窮苦家庭,自小就跟著家人放羊干農活,沒有上過一天學。有一天他在田里勞作,被一群經(jīng)過的偽軍抓走,在里面他受盡欺凌,幸好當時全國范圍內的解放戰(zhàn)爭已經(jīng)進入尾聲,他跟著眾人起義投向解放軍陣營,在這里他才感受到溫暖,他為自己進入一支正義之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與此同時,邱少云的經(jīng)歷和陳大權甚是相似,1926年他出生于四川銅梁縣(現(xiàn)屬重慶),家中非常貧困,在他9歲的時候父親因意外事件而去世,而母親身患重病因無錢治療而病逝。

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下,兩個弟弟被送往別家養(yǎng)活,自己則和哥哥去給地主干長工,可沒多久,他就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壯丁了,一直干到解放戰(zhàn)爭,四川地區(qū)全境解放他才得以脫身,四川全境人民都重獲新生。

1949年12月底,邱少奇正式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次年,他跟隨連隊參加一系列剿匪行動,他不顧個人傷病因素,堅持沖鋒在前,深入敵人“巢穴”,當場擊斃匪徒10多人,又聯(lián)合戰(zhàn)友捉到土匪頭目,為當?shù)厝嗣耒P除了一方禍害,可謂功勞不小,但他并不驕傲自滿,反而覺得能為人民做貢獻是自己最大榮幸,始終保持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本來只是韓朝兩國的局部沖突,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突然支援韓國攻打朝鮮。

1950年10月,“聯(lián)合國軍”正式越過“三八線”向朝鮮境內推進,中國外交部多次向美國表明自己的立場,態(tài)度也十分明確,但美國當局卻對此置若罔聞,渾然不聽中國的勸阻,瘋狂向中朝邊境推進,甚至時常派軍機轟炸我國遼寧丹東地區(qū),造成大量無辜百姓的傷亡,更有無數(shù)房屋財產受損。是可忍孰不可忍,黨中央最終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1951年朝鮮戰(zhàn)場雙方激戰(zhàn)正酣時,中國因戰(zhàn)斗減員情況十分嚴重,所以急需從國內再調大批兵員去朝鮮,就這樣邱少奇和陳大權都在這種局勢下報名參加志愿軍,先后奔赴朝鮮戰(zhàn)場。

因為機緣巧合,兩人被分在一個連隊一個班,陳大權老人回憶道:“邱少云身材比較魁梧,比我要高一個頭,我們班的戰(zhàn)友來自全國各地,平時都要進行艱苦的訓練,每天的日子過得非常繁忙,在訓練結束之后,大家會以同志相稱,偶爾交流幾句,但主要都會抓緊時間好好休息,準備好下一場戰(zhàn)爭,所以大家的交流時間不會很多!”

陳大權和邱少云二人年紀相仿,而且兩人的家鄉(xiāng)離得比較近,風俗習慣沒多大差別,用方言交流也沒有多大障礙,所以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時候,二人的老鄉(xiāng)情結讓友誼快速升溫,但這份驚喜的時間不長,僅僅在一個班待了一個多月后,兩人就因作戰(zhàn)任務不同而被調往其他連隊,其中,陳大權被調往機槍連,邱少云被調往偵察連。

這次分開不知道下次何時再見,二人在分別時都熱淚盈眶,因為當時關系密切的戰(zhàn)士們在分別時會互贈照片,毛巾,筆或其他物品以示紀念,剛好他們二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照片,索性就用來交換。交換前,他們會在照片背面寫上自己的姓名或臨別話語。

邱少云拿起自己的照片,在背面寫上:

    “贈給親愛的陳大權同志以作留念,戰(zhàn)友邱少云。1952.2.19?!?br>
這句話中,繁體字和簡體字相結合,書寫流暢,與當時解放軍將士的文化水平相符,而此時的陳大權沒文化不識字更不會寫字了,只能勞煩邱少云為他題字。兩人在交換照片后擁抱了一下就各自奔向新的戰(zhàn)斗崗位了。

邱少云在跟隨偵察連戰(zhàn)士奔赴前線戰(zhàn)場的途中,正好遇到美軍飛機在一個村落里無差別轟炸,他冒著生命危險,從一座正在燃燒的居民屋里搶救出來了一名朝鮮兒童,自己則被火焰燙傷,但他毫不在意,看到被自己保護的孩子安然無恙,他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1952年10月,邱少云和陳大權都參加了攻打391高地的戰(zhàn)役,391高地聚集著大量的美韓聯(lián)軍,拿下了這里,就能炸掉敵人增援必經(jīng)的康平橋,獲得戰(zhàn)爭的主動權。

我軍所在陣地與391高地之間是一片十多畝的開闊地帶,由于已經(jīng)到了秋季,所以空地上長滿了近一米多高的蘆葦,這本是絕佳的隱蔽之地,可凡事有利有弊,這也成了邱少云的犧牲之地。

陳大權回憶到當天他在武勝山那里為突擊偵察部隊作掩護,邱少云所在連隊去執(zhí)行潛伏突擊的任務,蘆葦?shù)氐恼胺骄褪?91高地,敵人在那里部署了一個加強連的兵力,不僅修建了非常堅固的軍事設施,還有無盡的援兵從康平橋那頭涌來,志愿軍久攻不下甚是疲憊。

我軍想要打贏上甘嶺戰(zhàn)役的勝利,必須要拿下391高地,所以為了縮短進攻距離,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10月11日夜間,邱少云所在的連隊共計500余人在蘆葦?shù)貪摲?,他們身披草衣,冒著生命危險慢慢地匍匐前進,幾乎沒讓身邊的蘆葦叢晃動,敵人也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

當眾人距離391高地僅僅只有60米時,邱少云的排長告訴眾人:“現(xiàn)在是關鍵時刻,無論發(fā)生什么,大家都務必保持安靜,如若有一人被敵人發(fā)現(xiàn),整支連隊500余人都會葬身于此!”

邱少云是個忠誠于黨,嚴守紀律的優(yōu)秀戰(zhàn)士,他將排長的這句話深深地記在了腦子里,并且真正地付諸實踐。

10月12日12時左右。敵人像往常一樣正常巡邏,他們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邱少云等人,但是敵軍一個連長突然下令試驗一下新型凝固汽油燃燒彈的作戰(zhàn)效能,就朝蘆葦?shù)仉S意發(fā)射燃燒彈,其中有一枚恰好落在邱少云潛伏點旁邊,他身邊的蘆葦叢瞬間被點燃,火焰順勢燒到了他的衣服上,一眨眼功夫,他全身都被熊熊大火包圍住。

遠處的陳大權只知道志愿軍有戰(zhàn)士被火焰包圍,卻不知道是哪一位,陳大權的內心很糾結,既希望那位戰(zhàn)友能掙扎一下,將火撲滅,又不希望他的動靜太大引起敵軍注意。

陳大權全神貫注的盯著遠方,急出一身汗,始終沒有看到那位戰(zhàn)友有任何動靜,他想趕緊沖過去消滅敵軍,為戰(zhàn)友報仇雪恨,但部隊中士兵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遵守紀律,看到戰(zhàn)友被烈火焚燒,也不可亂動,只能依照上級軍令指示下一步行動。

再看邱少云這邊,他身上在劇烈燃燒,為了不暴露目標,保全整個連隊,他放棄了滾入幾米遠外的泥潭自救的機會,硬生生地用十根手指扣進泥土里來轉移注意力,他身邊的戰(zhàn)友們看到此情此景都在默默流淚,他們期待奇跡發(fā)生,老天能下場雨,保全他一條性命。

可是燃燒彈的威力過于驚人,很快他的身體就被燒成了一片“黑炭”,短短的幾十分鐘內,邱少云忍受著超越身體極限的身心折磨,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想著祖國,想著連隊,想著使命,卻不曾考慮過自己的生命,烈火雖然焚毀了他的肉體,卻永遠無法觸及到他那高尚的靈魂。

在邱少云犧牲后,上級機關先后授予他“特等功”“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等稱號。

反擊部隊在邱少云偉大無私,奉獻自我精神的鼓舞下,展開了全面報復性作戰(zhàn)。

10月12日17時左右,早已潛伏近一整日的我方戰(zhàn)士終于等來了作戰(zhàn)機會,趁著敵人防守松懈之際,向他們發(fā)起沖擊,我方戰(zhàn)士朝敵軍發(fā)射著如狂風暴雨般的子彈,用大炮猛烈轟擊391陣地。

當我方戰(zhàn)士的彈藥不夠了,就和敵軍展開了白刃戰(zhàn),不論是基層戰(zhàn)士還是指戰(zhàn)員都上陣殺敵,與敵人進行貼身搏殺,在短短半個多小時內,我方戰(zhàn)士就沖上了391高地,擊殺敵軍近200人。

當陳大權得知志愿軍拿下391高地后,熱淚盈眶,隨后悲傷地說,朝鮮戰(zhàn)爭各大戰(zhàn)役犧牲的戰(zhàn)士太多了,但邱少云同志是最壯烈的那一位,要不是他忍受極大痛苦壯烈犧牲,沒有暴露我軍位置,我們的進攻哪能這么順利,能夠這么快就拿下這個關鍵高地。

以至于每次他在回憶到當時的場景時,他都會止不住地流淚,沒想到當時交換照片以后說好的來日再見,竟然是天人永別。

攻下391高地后,陳大權所在連隊進行了3個多月的軍事訓練,隨即進行上甘嶺戰(zhàn)役,在上甘嶺上,陳大權被分到連隊的第三組,陣地在上甘嶺中部地段,戰(zhàn)役打響后,他所在的陣地除了他和副班長以外,其他戰(zhàn)友全部犧牲了。

由于陳大權是機槍連的最佳神槍手,所以當他和副班長二人被圍困在陣地的山頭時,他負責阻擊敵人,副班長將所有犧牲的戰(zhàn)友們的彈藥全部扛了過來,給他不間斷地傳遞子彈。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陳大權的射擊精度非常高,但不是像常人那樣用右眼射擊,而是習慣性地通過左眼射擊,班長看見了會想方設法的矯正他,他則說:“不管是用左眼還是右眼,只要能打中敵人就是真本事!我之前使用過重,輕機槍,只要進了我視線的敵人就沒有一個能逃脫,被我的子彈擊中,非死即殘!”

他隨即對著靶子一頓射擊,沒有一發(fā)脫靶,讓眾人直呼:“這個同志真硬,好厲害!”

他們利用居高臨下的優(yōu)勢不斷用機槍掃射,投擲手榴彈,始終沒放一個敵人上山,敵軍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畢竟他們前期偵察過,他們對陣地狂轟濫炸過以后,上甘嶺中段都被削掉很多,沒幾人能活下來,為何現(xiàn)在火力網(wǎng)這么密集,山上到底還有多少志愿軍戰(zhàn)士。

陳大權死守了20多天才等到我方援軍的到來,在這20多天時間里,敵人至少向他們發(fā)起了30多輪沖鋒,但無一例外都被他們打退了,他們二人只能吃犧牲戰(zhàn)友剩下的干糧,山上又沒有水源,只能喝下自己的小便,硬生生的撐過去了這段艱難的日子。

在那次作戰(zhàn)中,陳大權的右邊手臂和左邊膝蓋被敵方射來的子彈給擊穿,幸好他及時用身邊的急救包止血包扎,才不至于當場喪命,但是卻落下了終生殘疾。

而他所在的機槍連100多人參與戰(zhàn)斗,最后只存活了30多人,被上級授予集體一等功,陳大權老人至今還保存著彭德懷總司令頒發(fā)的《立功證》,上面寫道:繼續(xù)發(fā)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

雖然這本證書上的內容早已破損不堪,但絲毫不影響這位革命英雄在朝鮮戰(zhàn)場上所做的卓越貢獻。

無論是邱少云還是陳大權,他們在朝鮮戰(zhàn)場上都是人民的大英雄,所做出的事情從旁人角度看來非常不可思議,但這確實是歷史上真實發(fā)生的事。

朝鮮戰(zhàn)爭結束后,志愿軍將士們都回到了國內,陳大權在戰(zhàn)爭中經(jīng)歷了太多磨難,并不奢求在官場上求得一官半職,畢竟名利在他眼中如浮云,他在戰(zhàn)爭期間失去了太多親密戰(zhàn)友,能幸運地活下來就已經(jīng)是上天給他最大的饋贈了。

1956年4月,陳大權向上級遞交退伍復員的請求,上級同意后安排他到新疆去工作,可是他多年未回到家鄉(xiāng),甚是思念親人,于是選擇了回家參與家鄉(xiāng)建設。

他收拾好行李回到了久別未歸的家鄉(xiāng),此刻他只想用自己的雙手為家鄉(xiāng)做出應有的貢獻,他先后參與了湘黔鐵路,鐵山煤礦等重大工程的建設,等土地下戶后他開始一心務農。他憑借著自身的勤勞努力,全家的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在陳大權家鄉(xiāng)武裝部的檔案中有一份他在部隊時的表現(xiàn)鑒定表,上面有他的連長,副連長,指導員三位直接領導的簽名和蓋章,上面寫道:

“自從抗美援朝戰(zhàn)爭以來,該名同志在扛物資,運輸彈藥等重體力勞動中,表現(xiàn)優(yōu)異,并且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他能圓滿地完成上級交代給他的任務,特別能吃苦耐勞,在連隊中是拔尖的神槍手,在被圍困的20多日里,用機槍打退敵軍幾十輪進攻,貢獻較大!”

陳大權在勞動工作之后,時常會拿出他珍藏的多張戰(zhàn)友們照片,老人能記起名字有這么些人:邱少云、何華龍、張道才、蕭呻富、陽德才等等,因為有的照片背后并沒有標記簽名或因為有些年代了,字跡已經(jīng)模糊,老人不能一一對應照片的主人是誰。

陳大權的妻子曾經(jīng)想讓陳大權將照片交給當?shù)卣块T,但是他最后還是沒把照片公布出來,一是不想“蹭熱度”,為國家添麻煩;二是確實是非常懷念他的這位戰(zhàn)友,希望將照片留在身邊,能夠睹物思人。

但是,隨著他的年齡越來越大,身體自然也是欠佳,他不想在未來某一天自己突然不在人世了,而這張照片就成了“絕唱”,永遠不被人所知悉。另外在近些年,國內外不少人都在質疑這件事是否真實發(fā)生過,他們認為正常人在被火吞噬后本能反應不可能趴在原地不去自救,很不符合生理學的認知。

還有不負責任的網(wǎng)友甚至認為這是虛構的事件,他們從自己視角判斷臨床醫(yī)學會將人的疼痛劃分為十級,而被火焚燒的痛感可以達到九級,他就算意志再怎么堅定,多么強大的忍耐力,都不可能不動。

這一點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邱少云明明是從整個連隊和戰(zhàn)爭的全局性出發(fā),犧牲自我,而且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學習過諸如黃繼光,董存瑞,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跡,他們?yōu)樾轮袊鵀楦锩龀隽司薮蟮呢暙I,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也容不得任何人挑戰(zhàn)道德底線。

陳大權老人在知道自己戰(zhàn)友被人質疑后,非常生氣,決不允許任何人詆毀邱少云的形象,他想找機會向世人訴說這段歷史,還邱少云一個受世人敬重的名譽。

2016年1月30日他終于等來了這個機會,出現(xiàn)了我們前文所說的那一幕場景,當?shù)囟辔活I導在基層走訪時偶然間了解到老人的革命事跡,在全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

2017年春節(jié)前夕,邱少云紀念館的幾名領導通過多方打聽終于來到陳大權老人的家中,他們仔細聆聽老人講述那段戰(zhàn)爭年代戰(zhàn)火紛飛的故事,并順便向老人提出想珍藏邱少云生前照片的請求。

老人雖然十分不舍,但是為了讓國人重溫這段歷史,感恩這些革命烈士為國家所做的貢獻,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就將珍藏了60余年的照片轉贈給了這幾名領導,只希望能讓世人永遠銘記住這段曾經(jīng)發(fā)生過而永遠無法抹去的歷史。

2018年,陳大權老人不帶任何遺憾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88歲,抗美援朝已然過去70余年,但是在這場戰(zhàn)爭中,有無數(shù)的像邱少云,陳大權這樣的革命英雄在為我們披荊斬棘,血搏疆場,為祖國流血犧牲,而不求任何回報,這才有了我們今日的和平穩(wěn)定繁榮的生活。

我們不應以常人眼光去質疑這段歷史,畢竟你從未置身于那種慘烈的環(huán)境,你怎能知道他們不會做出這種英勇事跡出來呢?

我們必須向這些革命者,逆行者致敬,學習和銘記這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214003110962448

作者:奧古說歷史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