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透支你和任何人的關系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頁。方法打開本網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源于缺乏邊界感?!?br>
人際交往中,親密關系是人與人之間感情深厚與否的證明。

綠葉緊襯著鮮花,花束才錯落有致、吸人眼球。

父母生養(yǎng)了孩子,親子感情才在血脈的傳承里,默默被滋養(yǎng)。

夫妻互把彼此當作最信任的人,交心、理解,家庭關系方能長久穩(wěn)固。

朋友之間互相麻煩,才從陌路到知己,相互扶持。

    但唇齒相依,卻也各自獨成一體。即便是最親近的人,也要有邊界感。

沒有邊界感的關系,往往是一場災難。

對父母,傾聽而不唯命是從

自古以來,“孝順”這個詞從未缺席過。

我們常常聽到身邊人吐槽:

“誰家的孩子天天向父母要錢,還吼父母,態(tài)度極其惡劣,真是不孝子???”

“隔壁家的孩子什么事都聽爸爸媽媽的,從來都不頂嘴。他們家真是好福氣,有這么乖巧的孩子?!?br>
“老李家的孩子每次回家都大包小包的買,家里的事都是他們老兩口決定。這不,談了好久的朋友,也聽他們的話,說分就分了……”

田間地頭、小區(qū)樓下、公園林蔭里,只要有大爺大媽聚集的地方,總能聽到類似的對話。

但那些偶爾會和父母有爭吵的孩子就真的不孝,事事順從的孩子就真的孝順嗎?

答案似乎一次比一次扎心,真相也一次又一次讓人惋惜。

因為“孝順”,有孩子把自己逼到了生活的墻角,陷入絕望。

因為“孝順”,有人原本幸??鞓返男〖彝ヒ噪x婚收場,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因為“孝順”,有的孩子最終壓抑爆發(fā),和父母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

    尊老沒有錯,愛父母也沒有錯。

    但子女對父母,應該是“孝而不順”。

每個人獨立的個體,而我們的一生,也是不斷分離的一生。

    當長大成人,擁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時,夫妻關系才是家中的No.1。

但很多家庭違背了這一定律。父母割舍不下孩子,總想著事事插手。兒媳兒子應該怎么生活、孫子應該如何教育、生活習慣應該怎么樣?等等一系列問題,父母都未曾想過放手。

更糟糕的是,作為兒子,往往也忘了自己已經是一個新家庭的頂梁柱,妻兒才是最應該商量做決定的人。

婆媳之間出現(xiàn)問題時,兒子要么不作為,要么站在父母一方,覺得這是孝順的表現(xiàn)。

可“愚孝”之下,往往是丟失的理性和被感受被忽略、滿腹委屈、孤身一人的妻子。

當一個新家庭建立時,父母就應該適時地放手。不是說幾代人不能住在一起,而是可以求同,也允許存異。

作為老人,孫子的教育、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等,不要總想著干預,越界試圖當一個掌控者。

作為兒子、丈夫,時刻清醒地知道自己是新家庭的一員,父親的責任、丈夫的擔當,一樣都不能少。

    父母的話要聽,但是是傾聽。

    理性地思考父母的要求,擇其可取之處用之,而非一味順從。

懂得重夫妻關系而非親子關系。

否則事事順從,遵循父母旨意,忽視妻子意見,最終只會讓妻子在沒有邊界感的關系中倍感孤獨,以離開草草收尾。

對所愛的人,緊密而不混淆

有人說:“好的婚姻,都各自獨立?!?br>
很多人覺得自己戀愛了、結婚了,就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最好、最體面的退路,也給這段愛情畫上了一個完美的的句點。

    我們以為婚姻是愛情的結束,實則它是愛情修行的開始。

無論男女,一旦覺得結婚了就可以不再為了生活而努力,過度的依賴對方??傆幸惶鞂Ψ揭矔械狡@邸?br>
又或者是結婚了,就希望對方能夠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伴侶,甚至試圖去改造、控制對方。

最終也只會一地雞毛,分道揚鑣。

夫妻兩個人本就是完全不同且獨立的個體,因為彼此欣賞走到一起,共建了家庭。

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不是說你偶爾打游戲,我不喜歡,就不允許。

也不是說我愛旅游,你喜歡宅在家里,就覺得我又浪費錢、又不會過日子,希望我也能變得像你一樣,減少社交整日蝸居。

    你試圖控制我,我試圖改變你。

    最后只能互相消耗,失去未來。

好的婚姻從來都是各過各的,獨立又親密,相愛又自由。

你尊重我的愛好,我支持你的追求。

我可以在你打游戲時在書房看書,你也會在我看書時,偷偷閉麥。

我會因為買到喜歡的餐具歡呼雀躍,你也會暗自為了買來各種桌布,配我的歡欣。

我會因為他不愛出門,給你備好各種喜歡的飲品吃食,你也會在同事談及哪里好玩時,默默做一份攻略……

這段婚姻里,你是你,我是我,但我們也是我們。

對朋友,相知而不逾界

《誰說我結不了婚》里有這樣一段話:

“人和人之間,如果有長久舒適的關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br>
如果一段友誼,需要自己小心翼翼地維護,唯唯諾諾地付出,時刻擔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友誼的小船會翻?那這段友誼一定在哪里出了問題。

關系再好,也要有邊界。

當我們試圖通過迎合或者付出來擁有一段關系時,就已經越過了中線,友誼的小船想不翻都難。

刺猬在冬日里抱團取暖,挨得太近會刺傷彼此,離得太遠,感受不到溫度。

朋友之間的相處,守住自己的底線,同時不侵犯他人的邊界,關系方能長久而穩(wěn)定。

無論哪一種感情,走得太近、干涉太多,感情也就成了一種負累,一點一點消耗彼此,直到關系徹底破裂。

人生如尺,必須有度。

親疏有度、張弛有度、進退有度、事事有度、時時有度。





轉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756747359510757

作者:追freedom情感記錄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