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強大,從突然沉默開始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村上春樹說:
“暴風雨結(jié)束后,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jié)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
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早已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br>
人生就是一個乘船出海、獨自遠行的過程。
一路上,你會遇到平靜如水的晴天,空氣里除了微風帶來的海的氣息,還有遠處三三兩兩和你一樣又不一樣航行的船只。
你也會經(jīng)歷突如其來的大風大浪、暴雨侵襲。在黑暗中,有小小的船被海浪吞沒,消失在電閃雷鳴里;也有苦苦支撐,最終穿過風雨的一葉扁舟。
最后當你回頭去看的時候,往往會發(fā)現(xiàn):
所有那些在驚濤駭浪中搏擊、在電閃雷鳴中掙扎、在狂風暴雨中抵抗,并且熬過它們的人,早已不再是當初的模樣!
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么那些獨自熬過低谷期的人,都會變得那么冷漠,那么涼?。?br>
因為日子是自己熬的,苦是自己吃的,道理是經(jīng)歷中領(lǐng)悟的。
那些突然開始變得沉默的人,內(nèi)心正在悄然變強大。
沒有人知道你在和暴風雨對抗的時候有多無助,也沒有誰試圖去幫你擋下哪怕一點點的海浪。
在那段暗無天日的日子里,你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自顧不暇。你跟人講自己的風雨,有人笑你矯情。你深夜崩潰,但醒來日子依舊要過。
是隨波逐流,在不作為中讓小船傾覆,消失在茫茫大海中?還是拿起槳,去博得一個未知的明天?
那一刻,由不得你多想,只能咬牙堅持。
風雨過后,有人驚嘆于你的模樣,有人訝異于你的成長,有人笑說著你的突變。
可七嘴八舌中,以前愛熱鬧,話一出口就停不下來的你,也只是笑笑,再無其他。
你知道:人生的路,有些苦,不必訴。有些累,不必說。
秋風不會因為惋惜百花而缺席,大樹也不會因為遮住小草的陽光而停止生長,這個世界更不會因為你正在遭受苦難而變得慈悲善良……
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人生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偶爾的相交重逢,只是為了讓你孤寂的旅程多一點兒色彩。
不能指望、不能奢望、更不能期望。
指望太深,就生怨懟。怨懟一起,仇恨就生。仇恨一生,心就被捆綁,畫地為牢。
奢望太多,就成負累。負累一成,就想逃離,逃離失敗,就深陷泥濘,難以自拔。
期望太高,就會失望。失望越多,絕望越多。絕望一深,感情就疏離破裂。
成年人突如其來的沉默,往往不是累了,而是懂了。
再多的苦,在別人的眼里,要么是故事,要么是軟肋。
即便你講得有多么聲淚俱下,也沒誰可以真正的感同身受。很多人只能看到你所有經(jīng)歷里的冰山一角,冰山下的龐大無助,有人懶得去看,有人不屑知道。
曾經(jīng)以為“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但其實,哭著要來的糖,早已沒了當初的味道,也失了甜蜜的意義。
人們不喜歡毛毛蟲,對其避之不及。卻贊嘆追捕破繭后的蝴蝶,稱其為美的象征。
夜空下的螢火蟲很美,蛻變前卻形似蛆蟲。天鵝長成前是丑小鴨,處處受排擠,長成后卻成了人人追捧的天鵝。
蝴蝶之所以美麗,因為它經(jīng)歷了蛻變。生命之所以燦爛,因為它熬過了黑暗。
一棵參天的大樹,人們遠遠地就能看到它,并且走近它。沒有人在意它還是一粒種子時所付出的努力,也沒有人會去關(guān)心它長成過程中,經(jīng)歷了何等的風雨摧殘。
很喜歡楊絳先生的一段話:
“人總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后一字不提的擦干眼淚繼續(xù)往前走。
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
人生在世,總有一段路要一個人走,總有一些道理要以疼痛為代價。
所有那些生命里會出現(xiàn)的風浪,是偶然也是必然。
有時候,是為了讓你學會珍惜。有時候,是告訴你該轉(zhuǎn)彎了。有時候,是讓你嘗嘗生活的苦辣,學會為人生調(diào)味。有時候,僅僅是為了逗弄你。
無論哪一種,到最后,它一定會教會你些什么。
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得沉默。
不是沒有了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經(jīng)歷的那些風雨,讓人再也不屑于去維持不必要的關(guān)系。
不是失去了爭辯的底氣,而是明白了無意義的吵鬧,只會在不知不覺中,弄丟真正的自己。
這一生,這一程。能和我們?nèi)缬半S形,一輩子不離不棄的,除了影子,再無其他。
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里,也不要讓別人活在你的期待里。
所謂的能陪你從開頭走到結(jié)尾的人,并不存在。把希望和救贖寄托在任何人的身上,最后都是枉然。
穿越過暴風雨的船只不會安于此刻的風平浪靜,也不再會懼怕下一次風雨的洗禮。
因為你知道,風雨過后,你早已不再是原來的你!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434401216730333
作者:追freedom情感記錄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