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求而不得的你:生活的模樣千萬種,你選的也是別人的夢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jī)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diǎn)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diǎn)擊即可收聽。

     《流金歲月》里有這樣一段經(jīng)典語錄:

    “人生就是這樣,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br>
我們這一生,從孩童到耄耋之年,始終都有求而不得的東西。

小時候是一個洋娃娃、一根棒棒糖、一個玩具汽車。

長大了以后,它是一份不滿意的工作,是滿心遺憾的愛情,是買不起的房子和車子,是夢不斷碎裂的聲音。

面對遺憾,我們會抱怨命運(yùn)的不公,會斥責(zé)生活的刁難,有的甚至?xí)恢崩г凇八蠼詿o法圓滿”的心態(tài)中,艱難地前行。

有人說,求而不得是人生的常態(tài)。這一生,注定是遺憾為伴的漫長旅程。

    為什么遺憾那么長,所求皆不可得呢?

看過這樣一段小故事:

男人住的學(xué)校門口有一對30歲左右的夫婦,每天在學(xué)校門口賣雞蛋灌餅。一輛三輪車加一個爐子,流暢而有節(jié)奏的搟面動作,熟悉而又快速的灌餅技巧……

每天,那對夫婦都迎著黃昏的余暉開來,踏著朦朧的月色回家。

偶爾路過買餅閑聊,攤主說每天平均賣幾百張餅,一個月收入也在3萬左右,就是人辛苦些。

男人聽后陷入了沉思。后來和朋友提及此事,他問朋友為什么寧愿掙4000的工資,卻不愿意去擺攤掙幾萬的月薪呢?

    朋友說:

    “這個世界上,掙錢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人站著掙錢,有的人坐著掙錢。有的人走著,有的人跑著。有的人跪著,有的人躺著……

    其實(shí),誰都不窮。你只是想以最舒服、最順心的方式掙錢,但是賺的錢和心里所求不一樣,求而不得罷了!

是啊,求而不得。

明明在外面跑市場、做銷售,可以賺到高于當(dāng)下幾倍的工資。但那個工資是你想要的,那樣的方式和風(fēng)雨烈日下的奔跑,卻不是你能接受的。

選擇了坐在辦公室里的輕松自在,就不該奢望擁有別人付出了無數(shù)汗水甚至淚水得來的回報。

決定了做巷子里的貓,又渴望像院子里的狗一樣,不用流浪就有吃有喝、有疼愛、有避風(fēng)港。

    這世間,哪兒有兩全其美的事兒呢?

想要有長久穩(wěn)定的愛情,又不愿意花時間花心思去經(jīng)營和維系。

想要得到好的外貌形體,又不想花精力去改變。

想要升職加薪,成為公司的主干人物,又不想擠出刷手機(jī)的時間,來學(xué)習(xí)提升自己。

這世間大多數(shù)的求而不得,與其說是“求不得”,不如說是“心有求”,而想“不勞而得”。

這樣聽起來很殘酷,或者說太直白。但這恰恰是很多求而不得背后的真相。

    既然心有所求,必須人有所動。

    這世間的事,不能說努力就一定會有好的結(jié)果。但是想要“不勞而得”,到最后,大抵都會成為求而不得的遺憾。

不是說安于現(xiàn)在擁有的人生不好。要知道有的人沒有鞋子穿,有的人連腳都沒有。

你的人生,在有的人的眼里,或許就是遙不可及的夢。

既然不想經(jīng)歷蛻變錘煉的痛楚,不如坦然接受當(dāng)下的人生,適時修剪內(nèi)心的欲望,享受擁有的幸福與快樂,人生自然沒了那么多的“求而不得”。

外賣員的高薪里,往往藏著風(fēng)里來雨里去的風(fēng)險,含著一天一頓飯的辛勞。

小吃攤的高收入背后,常常是起早貪黑的堅持,夫妻齊上陣的資源占用。

人前的高回頭率、身材容貌姣好的贊美,大都是日復(fù)一日的保養(yǎng),年復(fù)一年的飲食控制和自律……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沒有誰的人生是在“心有所求、行有所動”的努力中求而不得的。

    如果有,要么是“假裝式努力”,要么是欺騙性成長”。

《少有人走的路》里說: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所有微笑的背后,都是無聲的淚水。所有表面的堅強(qiáng),都是死撐著的硬抗。笑是哭的替代,強(qiáng)是弱的偽裝。”

我們每個人都有努力地活著,試著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余生。

但事有善變,生活亦有萬千種模樣。人這一生,不是一定要活成什么樣子才算成功。

硬抗也好、強(qiáng)撐也好、順其自然也好、安穩(wěn)平淡也好,無論哪一種方式,都希望你是隨心而為。

有所求,就去付出、去經(jīng)歷、去承受、去蛻變。

有所求,卻不想穿越暴風(fēng)雨,也要學(xué)會接受和悅納有做不到的事情的自己。

你的人生,需要的從來不是別人的茍同,而是自己的認(rèn)可!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929566445105366

作者:追freedom情感記錄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diǎn),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