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莫為兒孫作馬牛:拿著錢財去“流浪”,不理后輩煩瑣事

溫馨提示:很多手機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wǎng)頁。方法打開本網(wǎng)頁之后,點擊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里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擊即可收聽。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

20歲那年,總想去外面的世界游歷一番,可因為沒錢,最后還是放棄了;

30歲那年,總想背上雙肩包仗劍走天涯,可明天就要上班,還是算了;

40歲那年,總算有點小錢,但想到工作和生活依舊矛盾重重,還是過段時間再說吧;

50歲那年,打拼了大半輩子,有點想去外面的世界走走,可孩子父母還需要幫助,還是算了;

60歲那年,和老伴已經(jīng)訂好了飛機票了。可接到了孩子的電話,他要結(jié)婚了,沒法子,只能回到家中。

其實我們身邊大多的長輩,他們都想走出當(dāng)下生活的“牢籠”,想到更大的世界去走走。

但由于太多的不可抗拒的現(xiàn)實和心理原因,我們還是放棄了每一次的旅行,總想把這一刻的美好留到下一年,或者下十年。

當(dāng)我們細細思考后,便會清楚地知道,很多時候,人算不如天算,為何我們總是要打“退堂鼓”呢?

人活一世不容易,終究要給自己留有一些美好的回憶。不然,當(dāng)我們?nèi)サ缴詈笠豢痰臅r候,終究會感到失望的。

有句話說得很好,每個人都認為“來日方長”,殊不知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隨風(fēng)而逝而已。

人到六十,你有什么愿望呢?我想,不妨拿著錢財去外面的陌生世界走一走,莫管世間繁瑣的“俗塵事”。

人到六十,隨遇而安

孔子有言:“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我想,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從心所欲”的態(tài)度和做人的方法,應(yīng)該放到哪個年齡段都適用。不僅如此,人到六十,更需要懂得“從心所欲”去做人。

什么是“從心所欲”呢?那就是順著自己的心意去做人。該怎么生活,那就怎么生活,該做什么,那就做什么,不懼,不憂,不愁,不怨。

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為何大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jì),總是放不開呢?總逼迫自己呢?很簡單,就是因為人少了順心而行的思想和舉止。

就像身邊很多的老一輩一樣,他們有出去看看的心思,卻一直不動身,為什么呢?

在他們的解釋中,不是說家庭有事,便是說還沒準(zhǔn)備好。但是,試問一下,家中哪一天沒事呢?誰又能完全準(zhǔn)備好呢?

很多時候,我們做人總是過分糾結(jié),總是活得不自然,就是因為少了一顆“隨遇而安”的內(nèi)心。

下一步該怎么走?順著當(dāng)下的腳步行走就好。下一程要到哪?順著現(xiàn)在的軌跡一路向前就行。

人吶,活到一定的歲數(shù)就該明白,人生來去匆匆,倘若連到老的那段時間都難以把控,其實我們終究會覺得遺憾。

人生,只有一次,過去了,就算再來一次,也已經(jīng)不算是你原本的自己了。如此,隨遇而安,從心所欲,坦坦蕩蕩,順其自然,才是人到六十之后最好的狀態(tài)。

人到六十,莫為子孫憂,莫為后人惱

俗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br>
孩子一輩終究有他們的使命和福氣,該來的,自然就會來到他們身邊,誰也改變不了,就算我們這些做長輩的。

而人到六十,最重要的,便是懂得好好地活出自己。想想看,辛勞打拼一輩子,終究需要過點好日子,而不是整天“憂愁”。

老話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比嘶钜惠呑樱K究是要在“八九”的難事中度過的,可那“一二”的幸福,則需要我們自己來把握。

為何說要自己把握那“一二”的幸福呢?因為幸福它不會自動來到我們的門口,而需要我們及時把握,活在當(dāng)下,不留遺憾。

生活中,大多人年老了還要為了孩子或者兒孫而煩惱。這樣做,雖然說是無可厚非的,可我們唯一忘了的人,只有我們自己。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要走,你不可能幫他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事兒要做,你不可能幫他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要過,你不可能幫他一起過。

如此,何必為了兒孫的未來或者家庭的未來而過分憂愁呢?人,最大的智慧,便是懂得活好自己,想去哪,那就抽點時間去,而不是滿是期待,卻毫無行動。

人到六十,拿著錢財“浪跡天涯”

想起身邊那些上了八九十歲的長輩,他們有些人一輩子都沒出過城市,沒跨過省,永遠只在一個地方生活工作,然后終老一生。

看著他們,其實突感心酸。因為他們把安穩(wěn)的日子留給了子孫,卻苦了自己,甚至讓自己這輩子都有所遺憾。

說實話,在如今這個時代,人到六十,只要精神氣足,有動力,有想法,那就帶著錢財去各處“流浪”,當(dāng)一個年輕人,尋找回以往的青春和美好的歲月痕跡。

為何我們總說人還是需要出去看看呢?那就是因為人這輩子的軌跡,終究不能是一個點,而需要形成一個圈。到處去走走,把圈擴大,讓我們能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看到更多的風(fēng)景。

人,最為遺憾的,那就是我們辛辛苦苦把錢存了一輩子,卻在想用的時候,又不舍得用,終究在日復(fù)一日的推遲中,我們老去了,而錢再多也用不著了。

很喜歡一句話:“該吃就吃,該睡就睡,該旅行就旅行。想太多,傷身,愁太多,傷腦。與其日日寡歡,不如去干心愿之事,至死方休。”

人這輩子,要為事業(yè)而打拼,要為錢財而打拼,要為生活而打拼。可這一切的物質(zhì),除了退休前屬于你,當(dāng)你年老之后,一切也都不見了。

最后留下來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的記憶。這樣的記憶,你希望是五彩斑斕的,還是鼓噪乏味的?

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親身經(jīng)歷一番美好,然后再有所回憶。那么,不妨隨遇而安,揣著你的錢財,拉上愛人,手牽手,一同“浪跡天涯”。

文/舒山有鹿




轉(zhuǎn)載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497553310728422

作者:百家號舒山有鹿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平臺立場